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讲德(講德)
(1).讨论、讲求仁德。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於是文绎復集,乃始讲德。” 唐 张说 《为人作祭弟文》:“每思与尔归印 东都 ,悬舆故里,扬名讲德,居常待终。” 清 方履篯 《邓汉中〈德政录〉跋》:“每欲撰讲德之论,颂 樊 惠 之渠,自愧小文,莫宣景行。”
(2).讲求道德。 宋 刘敞 《右射驺虞赋》:“且夫射也,讲德而绎志,序宾而考贤,内可以教士,外可以事天。” 明 赵南星 《明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见泉魏公碑》:“数公者,多暇相过,登山观水,讲德论文,每联鑣出游,望之者若列仙也。”
《国语辞典》:不知  拼音:bù zhī
1.不知道、不明白。《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红楼梦》第五七回:「直呆了一顿饭工夫,千思万想,总不知如何是可。」
2.不自觉。《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王褒〈四子讲德论〉:「皇唐之世,何以加兹,是以每歌之,不知老之将至也。」
《国语辞典》:飞镞(飞镞)  拼音:fēi zú
飞快射出的箭头。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儿能骑羊,走箭飞镞。」《清史稿。卷四九三。忠义列传七。马善》:「贼退,团勇归局午食,贼遽掩至,善率亲兵迎战,手刃骑马贼三人,伤于胸,犹疾呼杀贼,飞镞中头角而踣。」
《漢語大詞典》:训业(訓業)
指讲德谈经的儒者之业。魏书·李冲传:“詔曰:‘ 冲 贞和资性,德义树身,训业自家,道素形国。’”《魏书·郑羲传》:“虽新令未班,请依旧权置国子学生,渐开训业,使播教有章,儒风不坠。”
分類:讲德儒者
《国语辞典》:是非不分  拼音:shì fēi bù fēn
不辨好坏、对错。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