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腰鼓催花开


《羯鼓录》
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唐玄宗)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原注:“上自制也。”),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嫔御侍官皆呼万岁。

简释

催花鼓:指打鼓为乐。宋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例句

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杨万里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

《國語辭典》:腰鼓  拼音:yāo gǔ
1.乐器名,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隋唐以来用于胡乐,广首细腰,挂在腰间,用两手拍击。现在使用的腰鼓,则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
2.一种舞蹈。腰间挂腰鼓,边跳舞边打击。最先盛行于陕北。
《漢語大詞典》:腰鼓兄弟
古代腰鼓两头大而腰细小,故以“腰鼓兄弟”喻在兄弟行中成就相形见绌。南齐书·沈冲传:“ 冲 与兄 淡 渊 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漢語大詞典》:细腰鼓(細腰鼓)
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 汉 魏 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见文献通考·乐考·魏鼓宋书·萧思话传:“ 思话 年十许岁,未知书,以博诞游遨为事,好骑屋栋,打细腰鼓。”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
《漢語大詞典》:腰鼓兄弟
古代腰鼓两头大而腰细小,故以“腰鼓兄弟”喻在兄弟行中成就相形见绌。南齐书·沈冲传:“ 冲 与兄 淡 渊 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漢語大詞典》:腰鼓舞
又称打腰鼓。 汉 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 陕北 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新 中国 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节日里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分类字锦》:腰鼓踏歌
张商英 上元社火诗 草花灼灼迎新福,腰鼓鼕鼕踏旧歌。
分类:上元
《漢語大詞典》:花腔腰鼓
花腔鼓的一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花腔腰鼓出 临桂职田乡 ,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窰烧之,细画红花纹以为饰。”参见“ 花腔鼓 ”。
《漢語大詞典》:花腔鼓
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水浒传》第三五回:“只见两边红白旗摇,震地花腔鼓擂。”亦称“ 花腔令鼓 ”。红楼梦第五四回:“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亦省称“ 花腔 ”。《再生缘》第六回:“本帅敌楼亲掠阵,与将军,花腔大击助威风。”
分類:花纹
《國語辭典》:跨鼓  拼音:kuà gǔ
系于腰间长圆形的鼓。
《漢語大詞典》:秧鼓
乐器名。 唐 称腰鼓, 宋 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宋 陆游 《闵雨》诗:“寂寂不闻秧鼓动,哑哑实厌水车翻。” 清 吴锡麒 《吴兴道中观插秧者》诗:“听田謳水乡最宜,鸣秧鼓梅天新霽。”
《漢語大詞典》:答鼓
鼓之一种,即腰鼓。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架部:“答鼓,即腰鼓也。” 宋 欧阳修 《舟中寄刘昉秀才》诗:“明月随人来远浦,青山答鼓送行舟。”参见“ 腰鼓 ”。
分類:鼓之腰鼓
《國語辭典》:腰鼓  拼音:yāo gǔ
1.乐器名,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隋唐以来用于胡乐,广首细腰,挂在腰间,用两手拍击。现在使用的腰鼓,则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
2.一种舞蹈。腰间挂腰鼓,边跳舞边打击。最先盛行于陕北。
《國語辭典》:百面雷  拼音:bǎi miàn léi
敲打腰鼓时,所发出的如雷响声。比喻声音宏大响亮。宋。范成大 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分類:腰鼓许多
《漢語大詞典》:催花鼓
唐 南卓 《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詰旦,﹝ 明皇 ﹞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宋 杨万里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明 唐寅 《花月吟效连珠体》之六:“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