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胡涂(胡塗)  拼音:hú tú
混乱、不清楚。如:「你怎么放心把公司的革新重任,交付给像他这样胡涂的人呢?」也作「糊涂」。
《漢語大詞典》:一塌胡涂(一塌胡塗)
见“ 一塌糊涂 ”。
《國語辭典》:一塌糊涂(一塌糊塗)  拼音:yī tā hú tú
形容紊乱糊涂,以致不可收拾。《孽海花》第三○回:「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漢語大詞典》:一榻胡涂(一榻胡塗)
见“ 一塌糊涂 ”。
《國語辭典》:一塌糊涂(一塌糊塗)  拼音:yī tā hú tú
形容紊乱糊涂,以致不可收拾。《孽海花》第三○回:「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國語辭典》:胡里胡涂(胡裡胡塗)  拼音:hú li hú tú
形容人行事极为迷糊或不明道理。如:「该振作起来了,难道你真的想就这样胡里胡涂的过一生?」也作「糊里糊涂」。
《漢語大詞典》:胡涂虫(胡塗蟲)
詈词。不明事理的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如果他是一位胡涂虫,那么,开出来的几部一定也是极顶胡涂书,不看还好,一看就胡涂。” 老舍 《牺牲》:“你也不知道他要求增薪的理由?呕,我是胡涂虫!”
分類:詈词事理
《漢語大詞典》:胡涂蛋(胡塗蛋)
胡涂虫。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这个胡涂蛋!”
《國語辭典》:黯黮  拼音:àn tǎn
昏暗不明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國語辭典》:昧昧  拼音:mèi mèi
1.昏暗不明。《楚辞。屈原。九章。怀沙》:「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2.渺茫。北周。庾信〈小园赋〉:「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3.深思。《书经。秦誓》:「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
《國語辭典》:盲人  拼音:máng rén
眼睛失明的人。如:「这间福利机构积极协助盲人培养一技之长,拥有谋生能力。」
《漢語大詞典》:智昏
亦作“ 智惛 ”。 神智迷乱;胡涂。《淮南子·齐俗训》:“水击则波兴,气乱则智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幽明诡性,令智惛兮。” 唐 皎然 《禅诗》:“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
《漢語大詞典》:溷人
胡涂人。 宋 文天祥 《自叹》诗:“竪子溷人漫不省,红缨白马意轩轩。”
分類:胡涂涂人
《國語辭典》:没分晓(沒分曉)  拼音:méi fēn xiǎo
不懂事,不通事理。《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我哥哥忒没分晓!捉住贼将如何又放了?」《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邹年兄好没分晓!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里去,怎么又要送我上山,却不渴坏了我?」也作「不分晓」。
分類:事理胡涂
《漢語大詞典》:闲男女(閒男女)
亦作“闲男女”。 詈词。胡涂的家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红娘 闻语,吸地笑道:‘一言赖语都是二四!没性气闲男女,不道是哑你,你唤做是实志!’”
《漢語大詞典》:昏挠(昏撓)
犹言胡涂乱来。南史·陈纪上·武帝:“冢司昏挠,旁引寇讎。”
分類:胡涂乱来
《漢語大詞典》:浊志(濁志)
胡涂主意。指寻短见。《三侠五义》第七八回:“ 北侠 进了屋内,见 玉堂 要行浊志。”
分類:胡涂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