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而上
(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 韩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説长。”
(2).以上。表示时间在前的,犹以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 三代 而上之为帝者视其德, 三代 而下之为帝者视其才。”
《國語辭典》:形而上  拼音:xíng ér shàng
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简称为「形上」。
《分类字锦》:推引而上
宋史礼志知制诰朱巽奉玉册牒及圜台行事官先升且以回马岭至天门路峻绝人结横板二长三尺许系䌽两端施于背膺选从卒推引而上
分类:泰山
《國語辭典》:一哄而上  拼音:yī hōng ér shàng
大夥儿一下子集中进行同一件事。如:「比赛后,大家一哄而上把教练抬了起来。」
《分类字锦》:县布而上(县布而上)
左传晋荀偃士丐请伐偪阳围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主人县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队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带其断以徇于军三日
分类:城郭
《國語辭典》:形而上学(形而上學)  拼音:xíng ér shàng xué
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Metaphysics的意译。研究实有的学科,即论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拥有的特性。因研讨的对象为超物质、超感觉或超现象之物,故译为「形而上学」,于西元前四世纪由亚里斯多德首创。也称为「本体论」、「第一哲学」、「实体论」。
《国语辞典》:拾级而上(拾级而上)  拼音:shè jí ér shàng
顺著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如:「庙前这阶梯叫『青云梯』,且让我们拾级而上。」
分类:阶梯一步
《国语辞典》:蜂拥而上(蜂拥而上)  拼音:fēng yǒng ér shàng
比喻如蜂般簇拥上来。《红楼梦》第九回:「墨尔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分类:簇拥上来
《国语辞典》:一拥而上(一拥而上)  拼音:yī yǒng ér shàng
许多人一起上前。《文明小史》第一一回:「不提防旁边走出多少人,不问皂白,一拥而上。」
分类:许多上前
《高级汉语词典》:自下而上  拼音:zì xià ér shàng
从下面到上面,从底下到上头
分类:自下而上
《分类字锦》:卑而上行
易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漢語大詞典》: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次,由此再往上。 清 方苞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如谓诸君子以清议贾怨於小人,则 宋 之 程 朱 未闻遥执朝柄与姦人相角,等而上之,则 孔子 之温良恭俭,言不过物,而当其时已不免伐檀削迹之怒矣。”
《國語辭典》:扶摇(扶搖)  拼音:fú yáo
1.自下盘旋而上的暴风。唐。王勃 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快速急遽。如:「最近公司业绩扶摇直上,同仁们都非常兴奋。」
《漢語大詞典》:龙尾(龍尾)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 虢 之旂。’” 杜预 注:“龙尾,尾星也。” 汉 张衡 《天象赋》:“歷龙尾以及箕,跨北 燕 而在兹。”
(2).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华歆 字 子鱼 , 平原 高唐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引《朱草衣诗》:“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 王国维 《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幸免 仲叔 累猪肝,颇觉 幼安 惭龙尾。”
(3).草名。乌蔹莓的别名。尔雅·释草“拔蘢葛” 晋 郭璞 注:“似葛,蔓生,有节, 江 东呼为龙尾。”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乌蔹莓:“俗名五爪龙, 江 东呼龙尾。”
(4).砚名。亦泛指砚。 宋 苏轼 《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清 钱谦益 《赠砚》诗:“紫纯端砚镇书楼,牛后真令龙尾羞。”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取麟毫麝煤龙尾凤笺来。”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元 欧阳玄 《河防记》:“隄前置龙尾大埽,龙尾者,伐大树连梢繫之隄旁,随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
(6).古国名。 南诏 的别称。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南詔 ,或曰 鹤拓 、曰 龙尾 ……本 哀牢夷 ,后乌蛮别种也。”参见“ 南詔 ”。
(7).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无锡 西龙尾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吴 所造也。”隋书·酷吏传·崔弘度:“ 弘度 妹先适 迥 子为妻,及破 鄴城 , 迥 窘迫升楼, 弘度 直上龙尾追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筑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龙垂尾然,故曰龙尾。”
(8).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清 钱谦益 《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诗:“趁朝龙尾还如梦,稳卧牛衣得此生。” 钱曾 笺注:“ 宋敏求 长安志:鐘楼鼓楼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 李上交 近事会元: 含元殿 侧有龙尾道,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 丹凤门 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國語辭典》:南诏(南詔)  拼音:nán zhào
国名。唐时有六诏,其中蒙舍诏在最南,称为「南诏」。唐玄宗时,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据有云南之地,迁都太和城。历传十三王,其中有十王曾受唐册封。五代后晋时为段氏所据,称大理国。后为蒙古所灭。
《國語辭典》:攀缘(攀緣)  拼音:pān yuán
1.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上升。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八。华阳洞门》:「肌肤不小损,睨穴中正黑如夜,攀缘不能施力。」也作「攀援」。
2.佛学上指心追随外境而多变。《首楞严经》卷一:「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