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笔杆(筆桿)  拼音:bǐ gǎn
1.笔的柄杆。如:「他在思考时,习惯一手耍弄笔杆。」
2.借指文人的笔。如:「他是靠摇笔杆儿过活的。」
分類:笔杆
《漢語大詞典》:笔杆子(筆桿子)
见“ 笔桿子 ”。
亦作“ 笔杆子 ”。亦作“ 笔杆 ”。 1.笔上手拿的部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笔桿子是竹子做的。”
(2).指笔。 杨朔 《我的改造》:“摇摇笔杆子写点东西,比起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渺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们耍笔杆子的人,迫于形势和生活也是无可如何。” 许杰 《文字无用武之地》:“让狮子跟在自己的后面走,你的笔杆儿打先锋,那怕天下人不慑服!”
(3).指善于写作的人。如:他是公认的笔杆子。
《国语辞典》:拿笔杆(拿笔杆)  拼音:ná bǐ gǎn
1.提笔写东西。比喻从事写作。如:「大作家很谦虚,总称自己只是个拿笔杆维生的小人物。」
2.泛指一般非劳动性质的软性工作。如:「工作无贵贱,无论是拿笔杆或靠劳力谋生,都一样的神圣。」
《漢語大詞典》:笔杆儿
笔杆子①②。
《漢語大詞典》:笔杆子(筆桿子)
见“ 笔桿子 ”。
亦作“ 笔杆子 ”。亦作“ 笔杆 ”。 1.笔上手拿的部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笔桿子是竹子做的。”
(2).指笔。 杨朔 《我的改造》:“摇摇笔杆子写点东西,比起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渺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们耍笔杆子的人,迫于形势和生活也是无可如何。” 许杰 《文字无用武之地》:“让狮子跟在自己的后面走,你的笔杆儿打先锋,那怕天下人不慑服!”
(3).指善于写作的人。如:他是公认的笔杆子。
《國語辭典》:耍笔杆(耍筆桿)  拼音:shuǎ bǐ gǎn
用笔写东西。多指从事写作,含贬义。如:「要靠耍笔杆维生不容易。」
《漢語大詞典》:耍笔杆子
用笔写作(多含贬义)例如:这个人就会耍笔杆子,别的一概不行。
《國語辭典》:笔管(筆管)  拼音:bǐ guǎn
1.笔杆。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幽人笔》:「司空图隐于中条山,芟松枝为笔管。」
2.乐器名,吹管乐器。属布依族的吹奏乐器,长约五十至七十公分,竹制,管身细长,外型似毛笔,故名。一端有长方形簧片,另一端接小喇叭口,常用于民歌伴奏及独奏,流行于贵州省一带。
分類:笔管笔杆
《漢語大詞典》:宝跗(寶跗)
称天子所用的笔。跗,笔杆下端栽毛的部分。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汉 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今多言宝跗,葢出西京杂记。”
《漢語大詞典》:越管
越 竹所制的毛笔杆。亦代称上等毛笔。 唐 薛涛 《十离诗·笔离手》:“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宋 梅尧臣 《走笔戏邵兴宗》诗:“细粒 吴 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漢語大詞典》:斗笔(斗筆)
写大字用的毛笔,笔杆连接笔头处做成斗形。镜花缘第八八回:“那个美女两手执着斗笔,指着 风姨 、 嫦娥 道:‘尔等职掌风月,各有专司,如何无故越俎,搅乱文教?’”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旁边的一个 福建 漆器的笔筒里,正插满着各种大小的斗笔和毛笔。”
《国语辞典》:弄笔端(弄笔端)  拼音:nòng bǐ duān
摇笔杆卖弄文笔。《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上》:「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
《漢語大詞典》:咋笔(咋筆)
犹操笔。古人构思为文时常以口咬笔杆,故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投员外从公虞》诗:“咋笔话肝肺,咏兹枯鱼章。”
《漢語大詞典》:弄笔生(弄筆生)
摇笔杆的书生。新唐书·祖君彦传:“﹝ 祖君彦 ﹞为 密 ( 李密 )草檄,乃深斥主闕。 密 败……郎将 王拔柱 曰:‘弄笔生有餘罪。’乃蹙其心,即死,戮尸於 偃师 。”
分類:笔杆书生
《漢語大詞典》:揸笔(揸筆)
大毛笔。笔杆粗短,书写时以五指抓住,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他又拿了揸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
《国语辞典》:双钩执笔法(双钩执笔法)  拼音:shuāng gōu zhí bǐ fǎ
一种常用的书法执笔方法。简称为「双钩」。以食指和中指勾挽笔杆,而与拇指相对著握笔的方法。也称为「鹅头执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