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条件(條件)  拼音:tiáo jiàn
应具备的要项。如:「他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可以肩此重任。」《朱子语类。卷六九。易。乾下》:「『忠信进德,修辞立诚居业』,工夫之条件也。」
《國語辭典》:无条件(無條件)  拼音:wú tiáo jiàn
不附加任何条件。如:「无条件投降」、「无条件停战」。
分類:附带
《國語辭典》:条件刺激(條件刺激)  拼音:tiáo jiàn cì jī
又称「制约刺激」,为引起制约反应的刺激,参见「制约反应」条。
《國語辭典》:条件反射(條件反射)  拼音:tiáo jiàn fǎn shè
参见「制约反应」条。
《漢語大詞典》:条件转向语句
在语句中给出一个条件,若满足该条件,程序转去执行规定的语句,反之,则继续顺序执行下一个语句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if…then…”语句。
分類:语句满足
《国语辞典》:工作条件(工作条件)  拼音:gōng zuò tiáo jiàn
劳动者与资方对工作时间、工资酬劳、工作环境、设施条件、劳动强度、休假休息、安全卫生、退休抚恤等的约定。也作「劳动条件」。
《国语辞典》:劳动条件(劳动条件)  拼音:láo dòng tiáo jiàn
劳动者与资方对工时、工资、休假、休息、医疗、安全卫生、抚恤等的约定。也作「工作条件」。
《国语辞典》:先决条件(先决条件)  拼音:xiān jué tiáo jiàn
最重要、优先考虑的条件。如:「有恒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漢語大詞典》:自然条件评价
对一个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述,为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提供依据。内容有:(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现状和潜力;(2)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及相互结合的状况;(3)自然条件对各生产部门的有利及不利因素;(4)提出区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步骤。
《国语辞典》:条件句(条件句)  拼音:tiáo jiàn jù
一种假定句。分一、必然性的条件句。如「如果违反交通规则,便要受罚。」二、假设性的条件句。如「如果我有钱,我要买房子。」
《漢語大詞典》:根据与条件
根据是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和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根据在事物发展中起主要的或根本的决定作用,不同的根据决定事物的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可能性。条件只有通过根据才能起作用。根据与条件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互相转化。
《漢語大詞典》:非条件反射
人或其他动物生来就具有的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手碰着火,就立刻缩回去。也叫无条件反射。
《國語辭典》:必要条件(必要條件)  拼音:bì yào tiáo jiàn
逻辑学上指无此条件则无彼结果。如:「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漢語大詞典》:充分又必要条件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又必要条件。例如,三角形是等角的,则三角形是等边的,而只有三角形是等角的,三角形才是等边的。因此,三角形等角就是三角形等边的充分又必要条件。
《國語辭典》:价钱(價錢)  拼音:jià qian
1.物品的价格。《红楼梦》第一六回:「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纛旂儿,难道认真叫他去讲价钱会经纪去呢。」
2.工钱、役费。唐。元稹 讨镇州王庭凑德音:「应缘军务所需,并不得干扰百姓。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优给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