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懂得  拼音:dǒng de
知道、了解、明白。如:「电脑方面的知识,你懂得多少?」
分類:懂得了解
《高级汉语词典》:你懂俄语吗?懂得
谓了解其事或其意
《國語辭典》:解道  拼音:jiě dào
1.理解、知道。宋。叶梦得 永遇乐。蘋芷芳洲词:「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杀生报主意如何?解道功成万骨枯?试听沙场风雨夜,冤魂相唤觅头颅。」
2.会咏。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宋。苏轼〈送张嘉州〉诗:「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漢語大詞典》:解下
方言。懂得。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九章:“ 高拴儿 恍然大悟了。他点点头,说:‘我解下了。你说要光景过得美,就要大家伙儿一道搞,大家都参加合作社。’”
《國語辭典》:未了  拼音:wèi liǎo
1.没结束。如:「这件纠纷缠讼至今未了,真烦死人。」《儒林外史》第一回:「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的树木都飕飕的响。」《老残游记》第一七回:「宫保只有派白太尊覆审的话,并没有叫阁下回省的示谕,此案未了,断不能走。」
2.无穷尽。唐。杜甫〈望岳〉诗:「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
《國語辭典》:知人  拼音:zhī rén
有眼光、能体察人的品性或才能。《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恰到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馀众到寨。孙策大喜,众皆服策之知人。」
《國語辭典》:知止  拼音:zhī zhǐ
1.适可而止,不作无限的要求。《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游记。东游记。第四回》:「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
2.知其所应止之处。《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宋。朱熹〈章句〉:「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漢語大詞典》:知止不殆
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 广 谓 受 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宋 苏轼 《黄州安国寺记》:“﹝ 继连 ﹞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 连 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亦作“ 知足不殆 ”。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太傅 疎广 谓少傅 受 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國語辭典》:知命  拼音:zhī mìng
1.深知自然生灭演变之理,而能随遇而安。《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文选。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亦何忧。」
2.语本《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后以知命指五十岁。晋。潘岳 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漢語大詞典》:识得(識得)
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分類:懂得知道
《國語辭典》:会得(會得)  拼音:huì de
1.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怒。」
2.能理会、懂得。唐。元稹 嘉陵驿诗二首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國語辭典》:积年(積年)  拼音:jī nián
1.多年。《列子。周穆王》:「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又将凤姐素日之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他。」
2.资格老、有经验的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三回:「那老者也是个积年,相见四位,各行一个相见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主人是个积年,看出文若虚不快活的意思来,不好说破,虚劝了他几杯酒。」
《漢語大詞典》:知至
(1).谓懂得事物将发展至某种程度。易·乾:“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 高亨 注:“知至,预知事业发展将到某种地步。”
(2).谓尽知。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朱熹 集注:“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漢語大詞典》:知德
才智与德行。 章炳麟 《訄书·订孔》:“﹝ 孔丘 ﹞下比 孟軻 ,博习故事则贤,而知德少歉矣。”
分類:才智德行
《國語辭典》:明了  拼音:míng liǎo
1.清楚知道或了解。如:「你的意思我明了,就这样办吧!」元。王恽〈送焦和之〉:「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2.清晰、明白。《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鲁女生数说显宗时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
《漢語大詞典》:知经(知經)
(1).懂得坚守常规、常道。 唐 柳宗元 《断刑论下》:“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知经者,不以异物害吾道;知权者,不以常人怫吾虑。”
(2).懂得儒家经典。《宋史·张洞传》:“ 仁宗 方嚮儒术, 洞 在馆阁久,数有建明, 仁宗 以为知经,会覆攷进士 崇政殿 ,因赐飞白‘善经’字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