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军籍(軍籍)  拼音:jūn jí
1.登记军人姓名、号码等资料的名册。如:「凡名列军籍者,皆须参与此次动员召集演习。」《明史。卷九一。兵志三》:「其不隶军籍者,所在多有。……而嵩及卢氏、灵宝、永宁并多矿兵,曰角脑,曰打手。」
2.指军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在山东即墨县于家庄,有一人唤名于大郊,乃是个军籍出身。」
《高级汉语词典》:世家军籍
世代都是军人
《漢語大詞典》:军籍勘合(軍籍勘合)
军人的凭证。续文献通考·兵二:“﹝ 明 洪武 ﹞二十一年,令卫所覈实,军伍有匿己子以养子代者,不许。是年秋,令卫所造军户籍,又置军籍勘合。”续文献通考·兵二:“命兵部置军籍勘合。遣人分给内外卫所军士,谓之勘合。户由其中开写从军来歷,调补卫所年月及在营丁口之数,如遇点閲,以此为验。底籍则藏於内府。”
分類:军人凭证
《國語辭典》:尺籍  拼音:chǐ jí
书写军令、军功的簿册。《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子产传》:「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汉书。卷五○。冯唐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漢語大詞典》:尺籍伍符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司马贞 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於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姦诈。”新唐书·班宏传:“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
《漢語大詞典》:戎籍
军籍。 唐 李翱 《平原郡王柏公碑》:“ 贞元 二年 淮西 平,詔曰:‘休勋茂伐,书於竹帛,戎籍乃为裨将副,非所以褒功宠德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陈飞:“近日 吴中 有一 顾 姓者,初应募在戎籍,后得异人传授,云一日夜可千里。”
分類:军籍
《漢語大詞典》:伍籍
(1).平民的户籍。新唐书·叛臣下·高骈:“ 彦 者, 徐州 人,本名 立 ,隶伍籍。”
(2).指军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日本:“ 丁 必欲尽没战功,严核伍籍,至为剃眉查覈之法,军心已大离。” 清 戴名世 《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御史 余子俊 巡抚 延 绥 ,相度形势,增置营堡而移 绥德 重兵镇 榆林 ,清釐 陕 人,有伍籍诡落及罪謫者徙实之。”
《漢語大詞典》:卫籍(衛籍)
军籍。《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你家又是卫籍,竟送他到官,这个衙门谁个敢来放屁!”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
分類:军籍
《漢語大詞典》:军贯(軍貫)
军籍。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丙申,下詔:‘诸州镇军贯,非有罪配隶者,皆免为民。’” 胡三省 注:“贯,籍也。”
分類:军籍
《國語辭典》:军人(軍人)  拼音:jūn rén
凡有军籍的人,不论官兵,均称为「军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数内有军人乘势混过阵来见操,说是田氏之使,呈上密书。」
《國語辭典》:八旗  拼音:bā qí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八旗次序,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馀为下五旗。行军或行猎,则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馀为右翼。」
《漢語大詞典》:赤籍
尺籍,军籍。赤,通“ 尺 ”。宋史·韩世忠传:“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风秀才》:“秀才寄赤籍中,佯狂奇譎,众因呼之云。”
分類:军籍
《漢語大詞典》:匠军(匠軍)
在军籍的匠人。元史·世祖纪一:“ 陕西 行省言 西京 、 宣德 、 太原 匠军困乏,乞以民代之。有旨:‘军籍已定,不宜动摇。宜令贫富相资,果甚贫者,令休息一岁。’”
分類:军籍匠人
《漢語大詞典》:军余(軍餘)
指未取得正式军籍的军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三:“ 俞珩 鸣玉 者, 弘治 初,以军餘为 浙江 镇守内官 张庆 掾史。”明史·华敏传:“又有 华敏 者, 南京 锦衣卫军餘也。”《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这秀才家中极贫,是个卫里的军餘。”
《漢語大詞典》:摄勾(攝勾)
根据 明 代卫所制度,军士皆另隶军籍,实行世袭。军士死亡后,要在亲属丁壮中抽人替补,称“摄勾”。也称勾摄、勾军。明史·徐贞明传:“塞上之卒,土著者少。屯政举则兵自足,可以省远募之费,甦班戍之劳,停摄勾之苦。”参阅明史·兵志四
《漢語大詞典》:籍戎
编入军籍。犹入伍。 明 李东阳 《明故赠通议大夫熊公合葬墓志铭》:“公祖 景贤 ,籍戎 衡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