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风生(風生)
(1).起风。 晋 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
(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伟如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国语辞典》:兴风(兴风)  拼音:xīng fēng
起风。汉。蔡邕《独断。卷上》:「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
分类:起风蔡邕
《漢語大詞典》:风花(風花)
(1).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 卢照邻 《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宋 陈师道 《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2).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 宋 晁补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明 杨慎 《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3).指起风前的大雾。 宋 陆游 《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4).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国语辞典》:蘋风(蘋风)  拼音:pín fēng
秋风。因蘋很轻,容易摇动,古人以为是起风的地方,而蘋开花的季节在秋天,故用来比喻秋风。宋。陆游〈汉宫春。羽箭雕弓〉词:「一枕蘋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
《漢語大詞典》:起波
(1).产生波浪。《汉书·郊祀志下》:“祠后土还,临 河 当渡,疾风起波,船不可御。”《三侠五义》第四九回:“忽然水上起波。”
(2).掀起风波;寻衅肇事。《水浒后传》第十七回:“那兴讼构非,诬誑词状,唆人起波的事,一时记不起许多。”
(3).比喻有节奏地间歇、曲折前进。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水有水波,热有热浪。在一定意义上讲,走路也是起波的,一步一步走就是起波。唱戏也是起波的,唱完一句再唱第二句,没有一口气唱七八句的。写字也起波,写完一个字再写一个字,不能一笔写几百个字。这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曲折性。”
《國語辭典》:扇风(搧風)  拼音:shān fēng
1.摇动扇子状的器物以产生风。如:「他坐在亭子里拿著蒲扇扇风纳凉。」
2.鼓动。如:「他正气得冒火,你就别再扇风了!」
《国语辞典》:月晕而风(月晕而风)  拼音:yuè yùn ér fēng
月晕出现,则知将起风。比喻事情发生前,必有徵兆。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漢語大詞典》:作浪兴风(作浪興風)
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再生缘》第七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须醋,被 江妈 ,作浪兴风煽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