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绿茗
(1).即绿茶。 唐 钱起 《山斋独坐喜玄上人夕至》诗:“心莹红莲水,言忘緑茗杯。” 唐 朱庆余 《秋宵宴别卢侍御》诗:“緑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参见“ 緑茶 ”。
(2).指绿色的茶树。 唐 李嘉祐 《送陆士伦宰义兴》诗:“浅流通野寺,緑茗盖青山。”
《國語辭典》:绿茶(綠茶)  拼音:lǜ chá
将茶树嫩叶采摘后,立即加高温烘焙以抑制叶子里的氧化酵素活动,防止茶叶酦酵,再经揉捻、乾燥制造而成的不酦酵茶。
《漢語大詞典》:槚楛
茶树。
分類:茶树
《國語辭典》:茶花  拼音:chá huā
山茶树所开的花。有红、白等色及单瓣、重瓣之别。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等功效。
《国语辞典》:茶园(茶园)  拼音:chá yuán
种植茶树的园地。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诗:「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宋。陆游〈石帆夏日〉诗二首之二:「短棹飘然信所之,茶园渔市到无时。」
《国语辞典》:茶芽  拼音:chá yá
茶树的嫩叶。
《漢語大詞典》:茗花
(1).煮茶时产生的浮沫。 唐 权德舆 《与沉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会宿》诗之一:“清论松枝低,閒吟茗花熟。” 唐 李洞 《和曹监〈春晴〉见寄》:“兰臺架列排书目,顾渚香浮瀹茗花。” 宋 梅尧臣 《茶灶》诗:“夜火竹声乾,春甌茗花乱。”
(2).茶树开的花。 明 王象晋 《群芳谱·茶谱四》:“茗花,即食茶之花。”
《國語辭典》:茶叶(茶葉)  拼音:chá yè
茶的嫩叶,焙乾后可用来冲泡饮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一般依外观颜色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六种;依产茶季节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依焙火程度分为生茶、半熟茶和熟茶;依制造程序可分为毛茶和精茶。
《国语辞典》:茶膏  拼音:chá gāo
一种由油茶树的种子所榨取的汁液。可供食用、药用和工业用。也称为「茶油」。
《漢語大詞典》:毛尖
茶叶的一种。在烘青茶中,选取产地自然环境优越和茶树品种优良的幼嫩芽叶,经过精细挑选,专工焙制,品质优异的,常称为“毛尖”。也称毛峰。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众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 六安 毛尖茶,每人一碗。”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极细的成窰、宣窰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如: 信阳 毛尖( 河南 名茶); 都匀 毛尖( 贵州 名茶)。参阅 庄晚芳 等《饮茶史话》
《國語辭典》:油茶  拼音:yóu chá
1.一种油炒面粉的零食。也称为「面茶」。
2.植物名。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一至八公尺,叶卵状椭圆形,互生,两面光滑,仅中肋及叶柄被毛。冬天开花,花顶生无梗,花瓣五至七片,白色。蒴果球形,熟呈暗褐色,种子油可食用、润发,并可制蜡烛、肥皂等,亦可作涂料及机油。
《漢語大詞典》:油茶面(油茶麵)
一种食品。面粉内搀牛骨髓或牛油炒熟,加糖、芝麻等物制成。吃时用滚水冲成糊状,叫油茶。
《国语辞典》:茶农(茶农)  拼音:chá nóng
从事茶树种植的农民。
《国语辞典》:茶蚕(茶蚕)  拼音:chá cán
一种蚕。为害茶树、台湾山茶、野牡丹。在台湾一年三至四代,初孵化的幼虫有群栖习性,但四、五龄后,则分散为害。幼虫食量甚大,往往食尽绿叶,使枝条成光秃状,为茶树的主要害虫。
《国语辞典》:茶毛虫(茶毛虫)  拼音:chá máo chóng
动物名。幼虫身上长白毛,以茶树的叶片为食,是茶树的主要害虫。
《国语辞典》:茶菁  拼音:chá jīng
从茶树采摘下来的生叶原料。也作「茶青」。
《国语辞典》:苦茶油  拼音:kǔ chá yóu
由苦茶树的种子压榨制成的油。具有润肝、清血、健胃整肠的功用。可用作一般食用油烹煮食物,亦可制成护发剂或治疗烫伤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