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老硬
(1).犹生硬。《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一》引 宋 王直方 《直方诗话》:“余以谓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於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之作者并驱。”
(2).犹死板。《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有两家老硬的,却板定一定要到年下再送,预先来借,竟其一毛不拔。”
分類:生硬死板
《漢語大詞典》:死杀(死殺)
犹死板。朱子语类卷六九:“看来圣人不恁地死杀説,只逐义随事説道理而已。”
分類:死板
《國語辭典》:呆板  拼音:dāi bǎn
刻板而不知变通。如:「想要有创意,头脑就要灵光一点,不要太呆板了。」
《漢語大詞典》:印板
(1).用以印刷的底板,有木板、金属板等。 宋 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 后唐 长兴 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卖契刻了印板,这些小见识的,必然笑我。” 茅盾 《子夜》十二:“厂里的工人并不是一个印板印出来的。”
(2).指印本。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 杭州 ,但纸不佳。”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四:“昔时文字,未有印板,多是写本。”
(3).谓用印板印刷。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闻五经印版,自 冯道 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你儜瞧,这角花不是印板的,是用笔画出来的。”
(4).比喻死板不变。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一:“世无印板诗格,前与后原不必其尽相袭也。” 李大钊 《史观》:“纪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
(5).一种大型印章。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金树旺 和 石得富 拿了印板,往两面包窑的粮堆上打印。”
《漢語大詞典》:发死(發死)
死板,不开窍。 魏巍 《老烟筒》:“唉,我说你脑筋发死哩, 老根哥 ,也不知道算计算计。你爱信不信,这死钱一百也不顶活钱五十!”
《漢語大詞典》:老框框
死板的一成不变的做法。《新观察》1980年第4期:“这些同志在老路上走惯了,总是习惯于按老框框办事。”
《國語辭典》:照本宣科  拼音:zhào běn xuān kē
照著本子念经文。比喻刻板的照著现成的文章或稿子宣读,不知灵活运用。如:「你只要照本宣科跟著念就好了。」
《國語辭典》:宣科  拼音:xuān kē
高声念诵既定内容。如:「照本宣科」。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分類:念诵
《漢語大詞典》:枉曲直凑(枉曲直湊)
谓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若夫拙者之为之也,则枉曲直凑,使人愕愕然。”
《漢語大詞典》:死巴
死板,不灵活。 老舍 《柳家大院》:“ 老王 的儿子是个石匠,脑袋还没石头顺溜呢,没见过这么死巴的人。”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大水哥 ,你这个人挺实牢,就是太死巴。”
《漢語大詞典》:死格
死板的格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於良知同,便各为説何害。”
分類:死板格式
《漢語大詞典》:死记硬背
常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例如:一个反复死记硬背的傲慢少年。
《漢語大詞典》:洋八股
比喻以新形式出现的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至于散文,实在为难……也因为议论不容易发,如果顾忌太多,做起来就变成‘洋八股’了。”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晚近新诗出,改革仅形式。其中洋八股,列位更末次。”参见“ 八股 ”。
《國語辭典》:八股  拼音:bā gǔ
1.明、清科举时所规定的文章格式。参见「八股文」条。
2.讽刺言行比较刻板、不知变通。如:「八股的作风」、「八股的教条」。
《漢語大詞典》:一把死拿
方言。形容固执死板,丝毫也不放松。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大哥,你别老一把死拿,老板着脸作事。” 老舍 《骆驼祥子》五:“对花钱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 祥子 更不放松一步。”
《国语辞典》:僵固  拼音:jiāng gù
死板、不合时宜的。如:「僵固的法令制度,会影响行政人员的办事效率。」
《國語辭典》:公式化  拼音:gōng shì huà
1.文艺创作时,在表现人物、架构、情节等方面套用固定格式。如:「这部小说陈腔滥调,情节公式化,实在很乏味。」
2.不根据现实问题、具体情况,而以某种固定方式刻板地处理问题。如:「这次事件不宜套用已往公式化的处理方式,应另立专案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