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司空  拼音:sī kōng
1.职官名。周时有冬官大司空,为六卿之一,掌水土营建之事。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汉初沿置,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多有更名,或称御史大夫,或称司空,至明始废。隋唐之世,设六部,后因通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
2.复姓。如唐有司空曙、司空图。
《國語辭典》:大统(大統)  拼音:dà tǒng
帝位。《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三国演义》第二回:「灵帝入继大统,遂迎养母氏于宫中,尊为太后。」
《國語辭典》:帝师(帝師)  拼音:dì shī
1.帝王的老师。《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2.元制,皇帝即位初,按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金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元史。卷四。世祖纪》:「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漢語大詞典》:僧正
僧官名。 十六国 后秦 始立,统管 秦 地僧尼。 南朝 历代亦设。 唐 以后于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慧基:“ 基 既德被 三吴 ,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南齐书·倖臣传·杨法持:“ 宋 世道人 杨法持 ,与 太祖 有旧。 元徽 末,宣传密谋。 昇明 中,以为僧正。”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 元和 元年,众请充当寺上座。明年,官补为本州僧正。”
《漢語大詞典》:法主
佛教语。称佛。意为佛法之主。《华严经·十地品》:“圣王为大法王,具足七宝。”亦指古代僧官名。一般只管某一寺院事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释道猷:“及 孝武 升位,尤相叹重,乃敕住 新安 为镇寺法主。”参阅《僧史略》卷中。
《漢語大詞典》:僧录
僧官名。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吴 僧 赞寧 ,国初为僧録,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九·僧作制义:“ 明 时, 南京 五大寺僧,每季考校於礼部……文义优者选充僧録等官。”
《漢語大詞典》:僧会(僧會)
管理一县僧尼事务的僧官。《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直省僧官,府曰僧纲,州曰僧正,县曰僧会。”
《漢語大詞典》:僧统(僧統)
僧官名。始于 北魏 。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僧统:“ 秦 制 关中 ,立僧正为宗首; 魏 尊北土,改僧统领緇徒。”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僧统:“﹝ 师贤 ﹞同辈五人, 魏帝 亲为下髮,詔 贤 为僧统。僧统之官自 师贤 始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时年十三, 梁 授 法相大师 ,封 安国罗汉寺 主,加 两浙 僧统。”
《漢語大詞典》:内供奉
(1). 唐 代职官名。 唐 设殿中侍御史九人,其中三人为内供奉。掌殿廷供奉之仪,纠察百官之失仪者。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唐 韩愈 《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傅董公行状》:“天子识之,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2).供奉于宫中内道场的僧官称“内供奉”。
《漢語大詞典》:僧主
佛教僧官名。相当于僧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慧基:“ 基 既德被 三吴 ,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
《國語辭典》:堪布  拼音:kān bù
1.喇嘛教中主持受戒者之称。
2.喇嘛教大寺院的礼仓(僧学院)和中小寺院的最高主持人。
3.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名。为达喇、班禅的高级侍从,握有大权。
《漢語大詞典》:僧首
管理一郡僧尼事务的僧官。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佛寺﹞ 隋 曰道塲, 唐 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
《國語辭典》:僧纲(僧綱)  拼音:sēng gāng
管理僧人的僧官。《西游记》第一二回:「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漢語大詞典》:僧录司
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
《漢語大詞典》:僧祇户
北魏 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 北周 武帝 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魏书·释老志:“ 曇曜 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賑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 高宗 并许之,於是僧祇户、粟及寺户,徧于州镇矣。”
《國語辭典》:尼站  拼音:ní zhàn
寺中专供僧官与侍尼寝息的屋舍,往来僧官多居此,以少尼侍寝,类似撂站,故称为「尼站」。元。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尼站》:「临平明因寺,尼大刹也。往来僧官每至,必呼尼之少艾者供寝,寺中苦之,于是专作一寮,贮尼之尝有违滥者,以供不时之需,名曰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