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依违(依違)  拼音:yī wéi
1.顺从或违背,不能作决断。《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余思旧邦,心依违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也作「猗违」。
2.形容音节乍离乍合,谐和动听。《文选。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
《國語辭典》:凭恃(憑恃)  拼音:píng shì
凭靠、依仗。《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莫所凭恃。」
《漢語大詞典》:旁缘(旁緣)
(1).依仗;凭借。汉书·食货志下:“吏用苛暴立威,旁缘 莽 禁,侵刻小民。” 颜师古 注:“旁,依也。”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比年以来,旁缘出入,引例为弊,殊失刑政之中应。”
(2).谓相互勾结。 宋 苏轼 《乞医疗病囚状》:“窃惧乎狱吏与犯法者旁缘为姦,检视或有不明。”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阎寺》:“内司分遣吏卒市木於郡县,旁缘为姦,望青採斫。”
《國語辭典》:凭倚(憑倚)  拼音:píng yǐ
依靠。《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笙歌进酒,凭倚白玉栏杆。」
《漢語大詞典》:凭托(憑託)
依托;依仗。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至於外戚,凭託天地,势连四时,根援扶疎,重矣大矣。”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其人往往有奋张鬚髯,凭託气势,生事立威以自贤者。”《水浒传》第十一回:“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託 柴大官人 面皮,径投大寨入伙。” 清 唐孙华 《石鼓歌》:“圣王精灵实凭託,雷电六甲不敢收。”
分類:依托依仗
《漢語大詞典》:据凭(據憑)
依仗。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待要去做庄农,又怕悮了‘九经’,做经商,又没箇本领;往前去赚入坑,往后来褪入井。两下里怎据凭,折磨俺过一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据凭贤士锦绣文章,何所不至!”
分類:依仗
《漢語大詞典》:负倚(負倚)
依恃;依仗。汉书·翟方进传:“ 赵明 依阻 槐里 环隄, 霍鸿 负倚 盩厔 芒竹 。”明史·张翀传:“或承恩渐隣於 飞燕 ,或黠慧不下於 婉儿 ,内以移主上之性情,外以开近习之负倚。”
分類:依恃依仗
《漢語大詞典》:冯恃(馮恃)
凭持;依仗。左传·哀公七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 宋 文天祥 《与吉州缪知府元德》:“冯恃宽貰,又得禀陈。”
分類:依仗
《國語辭典》:凭陵(憑陵)  拼音:píng líng
仗势欺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凭陵敝邑。」唐。高适〈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士,胡骑凭陵杂风雨。」也作「冯陵」。
《國語辭典》:托名(託名)  拼音:tuō míng
1.依附他人高名,以提高自己的身分。如:「他深恐同学参加不踊跃,只好托名老师主办。」也作「托名」。
2.冒名。如:「他竟敢托名参加考试,真是大胆。」也作「托名」。
3.假冒之名。《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此人乃颍川徐庶,字元直,单福乃其托名耳。」
《漢語大詞典》:怙势(怙勢)
依仗势力。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大逆未彰,姦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於民者,无如之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 曹之骐 《腾越光复记略》:“甚或怙势不下,日寻干戈,久而后定,若此之难也。”
《國語辭典》:挟势(挾勢)  拼音:xié shì
倚仗威势或权势。《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大吏边章简挟势肆贪,前帅不能制,仲郢因事杀之,官下肃然。」
《漢語大詞典》:豪吏
依仗权势的官吏。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以羸民与豪吏讼,其势不如也。”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且里胥者,皆乡县豪吏,族系相依。”
《漢語大詞典》:恃众(恃衆)
依仗人多势众。吴子·图国:“ 有扈氏 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后汉书·郑太传:“若恃众怙力,将各棊峙,以观成败。”
《漢語大詞典》:恃宠(恃寵)
依仗宠爱。左传·定公四年:“无怙富,无恃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弹内官善增:“恃宠骄纵,势炽日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他那一种发狂,就同那下婢贱妾恃宠生骄的一般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