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竿
宋 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一竿。美者售钱三五十箇。近岁贵人务以声色为得意,妾价腾贵至五千緡,不復论箇数。”
分類:京师五千
《漢語大詞典》:有秩
(1).博大,无穷。《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高亨 注引 王引之 经传释词:“秩,大也。” 汉 张衡 《东京赋》:“登圣皇於天阶,章 汉 祚之有秩。”
(2).古代乡官名。 汉 承 秦 制,乡五千户则置有秩,秩百石,掌管一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后汉书·百官志五》:“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
《漢語大詞典》:九畿
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 郑玄 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周礼·地官·小司徒“其畿疆之封” 汉 郑玄 注:“畿,九畿。” 贾公彦 疏:“除王畿以外,仍有九畿,谓侯、甸、男、采、卫、要,以内六服为中国,其外更言夷、镇、藩三服为夷狄,王畿四面皆有九畿。”参见“ 九服 ”。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划为一区,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及藩服,称为「九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2.泛指全国各地。《文选。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3.古代天子的九种吉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
《国语辞典》:旁遮普  拼音:páng zhē pǔ
punjab
印度西北部的一邦。面积约五千零四百九十一平方公里,是印度与中亚的交通要道,西元一九四七年被分割成印度及巴基斯坦两部分,盛产棉花及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