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镂(疏鏤)
雕刻。《淮南子·本经训》:“大鐘鼎,美重器,华虫疏鏤,以相繆紾。”后汉书·马融传:“乘舆乃以吉月之阳朔,登於疏鏤之金路。” 李贤 注:“疏鏤,谓彫鏤也。”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锼镂(鎪鏤)
雕刻。文选·王褒〈洞箫赋〉:“鎪鏤离洒,絳脣错杂。” 吕向 注:“鎪鏤,彫之为文。”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镂镌(鏤鐫)
雕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两崖甃石,鲸兽栏楯,鏤鐫如玉。”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镂篆(鏤篆)
犹雕刻。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若其华纹,则有六七级,层层为之。鏤篆之精,其微细之象,殆入於鬼神而不可名。”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刻剡
雕刻。 宋 曾巩 《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诗:“谷花洲草各萌芽,高下迸生如刻剡。”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瑑削
犹雕刻。引申为精心推敲文字。《增修诗话总龟》卷二十引《隐居诗话》:“ 孟郊 诗蹇涩穷僻,瑑削不瑕,苦吟而成。”
《漢語大詞典》:锼镵(鎪鑱)
雕刻。 清 曹寅 《砚山歌》:“云根鎪鑱脱斧锯,百年拳块藏真形。”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琢克(琢尅)
雕刻。 宋 洪迈 《夷坚戊志·嘉州江中镜》:“乃古铜镜一枚,径圆八寸许,亦有琱鏤琢尅,故不能识也。”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琢尅
雕刻。 宋 洪迈 《夷坚戊志·嘉州江中镜》:“乃古铜镜一枚,径圆八寸许,亦有琱鏤琢尅,故不能识也。”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镞镂(鏃鏤)
雕刻。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灯品:“羊皮灯则鏃鏤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刊琢
雕刻。 宋 司马光 《答孙察长官书》:“凡刊琢金石,自非声名足以服天下,文章足以传后世……乌能流永久乎!”
分類:雕刻
《漢語大詞典》:之而
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 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 戴 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 荆公 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不为华,凿坚彫疏,旌旄委蛇。”
《國語辭典》:刻石  拼音:kè shí
1.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2.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國語辭典》:绮窗(綺窗)  拼音:qǐ chuāng
雕饰精美的窗子。《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唐。王维 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國語辭典》:琢磨  拼音:zhuó mó
1.雕琢和磨制玉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2.比喻对品德或文章不断精益求精。《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3.思索、研究。如:「他琢磨了一夜,终于把问题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