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萋斐贝锦(萋斐贝锦)  拼音:qī fěi bèi jǐn
萋斐,花纹错杂的样子。贝锦,织有贝壳花纹的彩锦。语本《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汉。郑玄。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用以比喻谗言。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二七出:「而异域藏身避仇,只愁那风沙难受,叹萋斐贝锦无休。」也作「贝锦萋菲」。
《国语辞典》:松篁交翠  拼音:sōng huáng jiāo cuì
松与竹错杂相交成一片青葱翠绿。《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国语辞典》:觥筹交举(觥筹交举)  拼音:gōng chóu jiāo jǔ
酒器和酒筹错杂相交。比喻饮酒畅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日日雇了天字一号的大湖船,摆了盛酒,吹弹歌唱俱备,携了此妾下湖,浅斟低唱,觥筹交举,满桌摆设酒器,多是些金银异巧式样,层见迭出。」也作「觥筹交错」、「交错觥筹」。
《国语辞典》:交错觥筹(交错觥筹)  拼音:jiāo cuò gōng chóu
觥,古代的大酒杯。筹,行酒令的器具。交错觥筹指酒器和酒筹交相错杂。比喻畅饮。宋。林正大〈贺新凉。环滁皆山也〉词:「交错觥筹酣宴处,肴蔌杂然陈也。」也作「觥筹交举」、「觥筹交错」。
《国语辞典》:绘宗十二忌(绘宗十二忌)  拼音:huì zōng shí èr jì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山水画应避免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伛偻、楼阁错杂、滃淡失宜、点染无法等十二项缺失。见宋。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国语辞典》:忧喜交集(忧喜交集)  拼音:yōu xǐ jiāo jí
忧愁和喜悦的情绪交织错杂。《三国演义》第六回:「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见了曹操,忧喜交集。」
《國語辭典》:纵横交错(縱橫交錯)  拼音:zōng héng jiāo cuò
形容事物众多或错纵复杂。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一。秦取梁新里》:「陪洙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纵横交错无非此理。」也作「纵横交贯」。
《国语辞典》:爱恨交织(爱恨交织)  拼音:ài hèn jiāo zhī
爱与恨的情绪互相交连错杂在一起。比喻心情矛盾。如:「这部戏里男女主角的情感爱恨交织,让观众的情绪也跟著起伏不定。」
《國語辭典》:觥筹交错(觥籌交錯)  拼音:gōng chóu jiāo cuò
酒器和酒筹错杂相交。比喻畅饮。也作「觥筹交举」、「交错觥筹」。
《漢語大詞典》:斐锦(斐錦)
色彩错杂的锦文。比喻谗人的诽谤。语本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郑玄 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於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 明 李东阳 《河阳战》诗:“元功独冠中兴中,营蝇斐锦难为忠,空中愤死 田神功 。”
《國語辭典》:花狸狐哨  拼音:huā li hú shào
1.颜色华美纷杂,含有轻贬之意。《西游记》第一二回:「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也作「花丽狐哨」。
2.举止轻佻,言语慧黠。也作「花丽狐哨」。
《漢語大詞典》:花不楞登
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评剧《铡阁老》第二场:“瞧见花不楞登的没有?……顺着我的手儿瞧。”亦作“ 花不愣登 ”。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九章:“这若和咱们矿上那几个花不愣登的女职员一比,你就懂得好歹啦。”
《漢語大詞典》:光彩陆离(光彩陸離)
色采斑斓错杂。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龕上供千手眼大士像,二臂合掌,餘擎莲花、火轮、剑、杵、简、槊并日月轮、火燄之属,身着袈裟,金碧错杂,光彩陆离。” 郭沫若 《羽书集·日寇残酷心理的解剖》:“这统一就象一幅光彩陆离的油画,表示有无限的魄力。”
《國語辭典》:光怪陆离(光怪陸離)  拼音:guāng guài lù lí
光怪,怪异的光景。参见「光怪」条。陆离,参差分散的样子。参见「陆离」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缤纷。《儒林外史》第五五回:「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陆离。」《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金、银两姊妹看见一座洋货铺,陈设得光怪陆离,便跨步进去。」也作「陆离光怪」。
《漢語大詞典》:驳乐(駁樂)
亦作“駮乐”。 错杂不齐。
分類:错杂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