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意思意思  拼音:yì si yì si
象徵性的表示一下。如:「这种场合送对花篮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漢語大詞典》:随份子(隨份子)
方言。和人凑钱送礼。如:如今婚事新办,不收礼,不设宴,亲朋故旧再不用随份子了。
《國語辭典》:送人情  拼音:sòng rén qíng
1.讨好别人,给人一点儿好处。如:「你这是送人情,人家可不一定感激你。」
2.送礼。如:「今天李大婶家娶媳妇,给我下了张喜帖,我得去送人情不可。」
《漢語大詞典》:送汤(送湯)
(1).指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武进社会状况》:“凡遇生产……凡为之亲戚故旧者,月内须送汤(鸡、鸭、鲫鱼、鸡蛋、糖果等)。” 贾平凹 《白浪街》:“一家姑娘出嫁,三省人来送汤。”
(2).旧时丧礼之一。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济南采风记》:“丧礼颇近古。初弥留之际,即著内外裳衣。始死,孝子披发至院心,呼其亲而号,曰‘上西南’,谓之指路。三声后,擘踊大痛……哭踊毕,用瓦罐盛米汁赴土神庙,呼其亲而遍洒之,谓之送汤。三日后止。”
《漢語大詞典》:送锅(送鍋)
谓送礼贺人迁入新居。《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 薛教授 ﹞拣了吉日,迁徙了过去。 狄员外 歛了些街坊与他去送锅。”
《漢語大詞典》:桃李之馈(桃李之饋)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於是家无全行,国无廉夫,上下相循,法不能止,而仁义之风替矣。”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而 杜林 亦讥后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漢語大詞典》:宴货(宴貨)
古礼,宴宾时赠送礼品。《左传·昭公五年》:“宴有好货。” 杜预 注:“宴饮以货为好,衣服车马在客所无。” 孔颖达 疏:“谓衣服车马在客所无者与之也。”国语·周语中:“於是乎有折俎加豆,酬币宴货,以示容合好,胡有孑然其郊 戎 狄 也?” 韦昭 注:“其宴束帛为好,谓之宴货也。”
《漢語大詞典》:飨贺(饗賀)
谓送礼祝贺。墨子·天志下:“有具其皮币,发其綛处,使人饗贺焉。” 孙诒让 间诂:“疑‘綛处’当作‘徒遽’……发其徒遽,谓使人致贺於攻伐之国,必起发卒徒车马,以从行也。或云:‘綛’当为‘纵’之譌。”
分類:送礼祝贺
《國語辭典》:小意思  拼音:xiǎo yì si
微薄的心意。多用作送人财物的谦词。如:「这是一点小意思,请笑纳。」
《国语辞典》:烧香磕头(烧香磕头)  拼音:shāo xiāng kē tóu
1.燃香礼神拜佛,行跪拜礼。如:「家长们纷纷到文昌庙烧香磕头,祈求孩子能金榜题名。」
2.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苦苦哀求。如:「想办成这事儿,免不了还是得烧香磕头,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也作「磕头烧香」、「烧香叩头」。
《国语辞典》:礼节往来(礼节往来)  拼音:lǐ jié wǎng lái
1.因人际关系所需的礼貌性互相往返。
2.官员间于年节时互送礼物。如:「年节时,礼节往来是免不了的。」
《国语辞典》:凑分子(凑分子)  拼音:còu fèn zi
1.合资送礼或办事。《红楼梦》第四三回:「昨日不过老太太一时高兴,故意的要学那小家子凑分子,你们就记住了。」
2.北平方言。指添麻烦、凑热闹。如:「那里那么乱,你别去凑分子。」
《国语辞典》:放京债(放京债)  拼音:fàng jīng zhài
旧时出仕京官,因上任前需送礼给上司,因此往往得借钱以应付开销,故称这种借银放债的为「放京债」。《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些放京债的人,每日不离门缠扰。」
《漢語大詞典》:走人情
通过送礼、说情或利用某种人事关系来达到目的。《糊涂世界》卷四:“要是想走人情,到他那里想法子,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
《國語辭典》:走门路(走門路)  拼音:zǒu mén lù
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达到某种目的。《七侠五义》第四回:「只因春闱在迩,奉旨钦点太师庞吉为总裁,因此会试举子,就有走门路的,打关节的,纷纷不一。」也作「走门子」、「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