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芴芒
恍惚。形容不可辨认或不可捉摸。语出庄子·至乐:“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鹖冠子·世兵:“浑沌错纷,其状若一,交解形状,孰知其则,芴芒无貌,唯圣人而后决其意。”
《國語辭典》:认證(認證)  拼音:rèn zhèng
法律上指有职权之公务员,承认某事实之存在,或某文件之真确而證明之。如:「两岸文书认證」。
《漢語大詞典》:徜恍
(1).恍然,忽然醒悟。 清 钮琇 觚賸·石言:“客乃徜恍自失,逡巡而去。”
(2).不真切,难以捉摸、辨认。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於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耶?”
《漢語大詞典》:谛认(諦認)
仔细辨认。 金 冯璧 《雨后看并玉所控诸峰》诗:“连延青一色,枚数须諦认。”
分類:仔细辨认
《漢語大詞典》:虫籀(蟲籀)
泛指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宋 叶适 《太令人胡氏挽词》:“为题枫叶往,虫籀不成书。”
《漢語大詞典》:识辩(識辯)
识别辨认。辩,通“ 辨 ”。 明 唐顺之 《公移》:“合行各该州县每厂务要择选能干官一员,严督里老执事人役留心识辩,以防奸伪,不得踈虞。”
分類:识别辨认
《漢語大詞典》:认色(認色)
可辨认的容色。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你两个今夜将我的头割了,埋在 西湖 水边。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共得一千五百贯钱,却强似今日在此受苦。”
分類:辨认容色
《國語辭典》:认领(認領)  拼音:rèn lǐng
法律上指非婚生子女经生父认领者,视为婚生子女、其经生父抚育者,视为认领。非婚生子女与其生母之关系视为婚生子女,无须认领。
《漢語大詞典》:智昏菽麦(智昏菽麥)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李善 注:“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也。”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北齐书·裴让之传:“ 裴让之 、 张宴之 ……皆不著本贯郡县,盖校书者但知写北史以补足卷数,而不及检其先世郡望,几於智昏菽麦矣。”参见“ 不辨菽麦 ”。
《國語辭典》:不辨菽麦(不辨菽麥)  拼音:bù biàn shú mài
菽,豆子。不辨菽麦指无法分别豆子与麦子。形容人愚昧无知。语本《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后亦比喻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南朝梁。陶弘景 相经序:「或不辨菽麦,更保黄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漢語大詞典》:责任能力
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和社会意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故称责任能力。达到责任年龄,精神和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责任能力。
《国语辞典》:自动辨识(自动辨识)  拼音:zì dòng biàn shì
利用电脑上的自动辨识软体,自动辨认从周边设备输入的资料。如:「利用扫描器输入文件,再利用中文自动辨识软体判读文件内容。」
《国语辞典》:自体免疫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  拼音:zì tǐ miǎn yì xìng jí bìng
一种因身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失去辨认能力而引起的免疫破坏行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胶原疾病。
《国语辞典》:行行蛇蚓  拼音:háng háng shé yǐn
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宋。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国语辞典》:识别證(识别證)  拼音:shì bié zhèng
用来辨认身分责任的凭据。如:「进入机房必须要佩带识别證。」
《漢語大詞典》:古文字学
又称“古学”。后世称为小学
研究古代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等规律及其释义诠注的一门科学
对于古代书写方式(包括碑铭文)的研究;对古代作品的辨认和鉴定(如根据其词源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