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律(節律)  拼音:jié lǜ
节奏和规律。如:「他背上沉重的背包,随著他缓步前行,很有节律的摆动著。」
《國語辭典》:索道  拼音:suǒ dào
用钢索在两地之间架设的空中通道。通常用来运送物品。
《漢語大詞典》:行律
运行的规律。《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黄帝 治天下,而 力牧 、 太山稽 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
分類:运行规律
《國語辭典》:原理  拼音:yuán lǐ
真理或规则的根据。如进化原理。
《國語辭典》:织补(織補)  拼音:zhī bǔ
依原织布方式缝补纺织品上的破洞。
《國語辭典》:化学(化學)  拼音:huà xué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的自然科学。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核化学等。
《漢語大詞典》:宪方(憲方)
写有法规律令的版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行小黄县颂》:“济济羣吏,慑齐升堂;乃训乃厉,示之宪方。”
《漢語大詞典》:仪极(儀極)
宇宙的极则;自然的规律。语本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陛下功冠邃古,化侔仪极,恭承神祇,严奉宗稷。”
《國語辭典》:正确(正確)  拼音:zhèng què
准确、无误。如:「正确答案」、「你的见解很正确。」
《漢語大詞典》:公律
公认的规律。 鲁迅 《准风月谈·同意和解释》:“这种解释的作用,在于制造自己威权的宗教上,哲学上,科学上,世界潮流上的根据,使得奴隶和牛马恍然大悟这世界的公律,而抛弃一切翻案的梦想。” 瞿秋白 《文艺论辑·论翻译》:“书面上的白话文,如果不注意 中国 白话的文法公律,如果不就着 中国 白话原来有的公律去创造新的,那就容易走到所谓‘不顺’的方面去。”
分類:公认规律
《漢語大詞典》:轨律(軌律)
法度规律。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公谓轨律在己,足以正人。” 宋 秦观 《五百罗汉图记》:“又尝览 韩文公 《画记》,爱其善叙事,该而不烦縟,详而有轨律。”
《漢語大詞典》:躐学(躐學)
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后以“躐学”指不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学习。 宋 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诗:“诸生厌晚成,躐学要侩駔。”
《國語辭典》:调频(調頻)  拼音:tiáo pín
1.频率调变(Frequency Modulation,FM)的简称。为电子通讯中常使用的一种讯号调变方法,常用于无线电载波通讯。在频率调变中,其射频载波之振幅维持不变,而频率则随著调变讯号电压之大小而成比例变化。
2.在电力系统中,用以调整发电或供电设备输出功率的一种操作方法。可使交流发电机或供电设备随系统负载变动,调整其输出功率,以维持系统功率平衡,并确保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漢語大詞典》:拍节(拍節)
节拍。乐曲的节奏序列。 艾青 《吹号者》诗:“给前进着的步伐,做了优美的拍节。”亦借指有规律的进程。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在历史长河的激荡中,记录其不同的拍节。”
《漢語大詞典》:金律
(1). 金 代的法典。 金熙宗 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 章宗 泰和 二年(公元1202年)颁行《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是 金 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传。元史·刑法志一:“元兴,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断理狱讼,循用 金 律,颇伤严刻。”
(2).指黄金分割。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 茅盾 《幻灭》一:“你不能指出 静女士 面庞上身体上的那一部分是如何的合于 希腊 的美的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