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簉鹭(簉鷺)
形容百官朝见时整齐的行列。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译宾》:“望中朝紫气黄图,蚀星旄偃月弧,好教簉鷺,莫耻垂狐, 汉 官今日威仪重覩。”
《漢語大詞典》:众司(衆司)
百官及其机构。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上察宫庙,下摄众司。”
分類:百官机构
《漢語大詞典》:彝品
常品。指百官。 南朝 梁 江淹 《何詹事为吏部尚书诏》:“所以弼谐彝品,謨明庶绩。”
分類:百官
《漢語大詞典》:解交
汉 代百官交拜之礼。官员调任对拜而去,称“解交”。宋书·百官志上:“入坐丞郎初拜,并集都坐,交礼。迁,又解交。 汉 旧制也。”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补遗:“迁日又集,对拜而去,谓之解交也。”
解送交纳。 清 方苞 《请复河南漕运旧制札子》:“谨查 浙江 漕米, 宁 绍 等八府,不分远近,均以中隔 钱江 ,例徵折色,解交粮道於 嘉 湖 水次採买兑运。”
《漢語大詞典》:廊餐
亦作“ 廊飡 ”。 古代常朝百官,朝退后皇帝赐食于殿前廊下,谓之廊餐。也叫廊食、廊下餐、廊下食。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十二月乙丑,帝以文武常参官每月一、五、九日赴朝,奏请备廊飡,詔从之。” 宋 王溥 五代会要·常朝:“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每日常朝,百官皆拜,独两省官不拜;准本朝故事,朝退于廊下赐食,谓之廊餐。百官遂有谢食拜,唯两省官本省有厨,不赴廊餐,故不拜。”文献通考·王礼二:“廊下食起 唐 贞观 ,其后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 唐 末浸废,但於入阁起居日赐食。”参见“ 廊下食 ”。
《漢語大詞典》:廊下食
即廊餐。 宋 王溥 唐会要·廊下食:“ 贞观 四年十二月詔,所司于外廊置食一顿。” 宋 王溥 唐会要·廊下食:“ 贞元 二年九月,举故事,置武班朝参,其廊下食等,亦宜加给。”参见“ 廊餐 ”。
《漢語大詞典》:鸟司(鳥司)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摰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后以“鸟司”谓开国之君任命百官,司职百事。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云纪御官,鸟司从职。”
《漢語大詞典》:算袋
亦作“ 算帒 ”。 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资治通鉴·唐则天后神功元年:“赐以緋算袋。” 胡三省 注:“ 唐 初职事官,三品以上赐金装刀、礪石,一品以下则有手巾、算袋。 开元 以后,百官朔望朝参,外官衙日,则佩算袋,各随其所服之色,餘日则否。”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腰带乃是九环十三环带也……环以佩鱼龟算帒等也。”
《漢語大詞典》:腊赐(臘賜)
汉 制,腊日赐百官钱称“腊赐”。后汉书·何敞传:“国恩覆载,赏賚过度,但闻腊赐,自郎官以上,公卿王侯以下,至於空竭帑藏,损耗国资。”
《漢語大詞典》:礼筵(禮筵)
清 制于令节设宴招待宗亲、群臣百官及藩属的筵席称礼筵。
《漢語大詞典》:板位
古代百官朝见皇帝之前按品秩发的位次牌。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三:“曾有口号一絶:‘隔夜端门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鸳行。紫云低覆千官入,润作金炉百和香。’”
《漢語大詞典》:鹓墀(鵷墀)
即朝堂。百官朝见天子之所。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圣节:“日迟鸞斾,喜聆舜乐之和;天近鵷墀,宜进《齐谐》之伎。”
《漢語大詞典》:百尹
百官之长。书·顾命:“乃同召太保 奭 、 芮伯 、 彤伯 、 毕公 、 卫侯 、 毛公 、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孔 传:“百尹,百官之长。”
分類:百官
《漢語大詞典》:皇寮
亦作“ 皇僚 ”。 百官。《文选·张衡〈东京赋〉》:“发京仓,散禁财,賚皇寮,逮舆臺。” 薛综 注:“皇寮,百官也。”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帝图临御,皇僚萃止。”
分類:百官
《漢語大詞典》:屈揖
唐 宋 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百官於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则趋而入。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唱,谓之‘屈揖’。”
《漢語大詞典》:扎子
同“ 札子 ”。 百官上殿奏事文书。《元典章·台纲二·照刷抹子》:“如有前卷,即便撁照自元发事有写立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