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神
(1). 黄帝 。《淮南子·览冥训》:“西老折胜, 黄神 啸吟。” 高诱 注:“ 黄帝 之神,伤道之衰,故啸吟而长嘆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慨自水兽洪猛, 黄神 啸吟,礼乐偕辫髮以同隳,情性与缠足而俱放。”
(2).印名。古登山者所佩,以避虎狼。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 王国维 《游仙》诗:“临轩自佩黄神印,受籙教披素女书。”
《漢語大詞典》:磴路
登山的石路。 宋 陆游 《小筑》诗:“罗雀门庭无俗驾,缘云磴路有归樵。”
分類:登山石路
《國語辭典》:茱萸会(茱萸會)  拼音:zhū yú huì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饮酒的宴会。也称为「登高会」。
《國語辭典》:俞儿(俞兒)  拼音:shū ér
1.传说中的登山之神。见《管子。小问》。
2.古代善于辨别滋味的人。《庄子。骈拇》:「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
《漢語大詞典》:烟策(煙策)
(1).传说仙人巡天时驱使坐骑的鞭子。 唐鲍溶 《途中旅思》诗之一:“心期 周太子 ,下马拜虚碧,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唐 顾云 《华清词》:“九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幢引烟策。”
(2).登山用的竹杖。 唐 苏子华 《竹如意赋》:“众媚彩而求益,我求真而自适;点珠翠之华筵,宜幽栖之烟策。”
《漢語大詞典》:余儿(余兒)
传说中的登山神。太平广记卷二九一引《管仲子·齐桓公》:“ 管仲 曰:‘臣闻登山之神有 余儿 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走前导也。’”
分類:登山山神
《漢語大詞典》:梯崖
攀登山崖。宋史·方技传上·赵自然:“﹝ 赵抱一 ﹞俄至山崖絶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异。 抱一 骇而不测。会巡检使过其下,闻乐声,疑羣盗欢聚,集村民梯崖而上。至则无所睹, 抱一 独在。”
《国语辞典》:朝顶(朝顶)  拼音:cháo dǐng
登山拜佛或到山庙进香。
《漢語大詞典》:登封草
登山封禅的文章。 汉 司马相如 遗文言封禅事,后人以“登封草”泛指歌颂皇帝功德的文章。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欣逢德化流,思效登封草。” 南唐 陈陶 《朝元引》之四:“近臣谁献登封草,五岳齐呼万岁声。”
《漢語大詞典》:梯林
攀登山林。 宋 欧阳修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诗:“斫谷争收漆,梯林鬭摘椒。”
《漢語大詞典》:四戚(四慼)
四种令人忧愁、悲伤的事。即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
旧指四种亲近的关系。逸周书·大武:“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 孔晁 注:“言所宜亲也。” 朱右曾 校释:“睦宗族,卹婚姻,联朋友,敬乡党,皆所以使民相亲。”逸周书·大开武:“四戚:一内同外,二外婚姻,三官同师,四哀同劳。” 朱右曾 校释:“妻父曰婚,婿父曰姻;师,长也。同师,同僚也。”
《漢語大詞典》:輴欙
古代用于泥泞路上和登山的交通工具。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耒耜兴 姬 国,輴欙建 夏 家。”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尸子曰:‘行涂以輴,行险以欙。’輴亦曰毳,毳者,谓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欙亦曰梮,梮,木器也,如今轝牀,人轝以行也。輴欙者,盖 禹 治水所乘之四载也。”
《漢語大詞典》:山林屐
指登山穿的木屐。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携持山林屐,刺擿沟港艓。”参见“ 谢公屐 ”。
分類:登山木屐
《國語辭典》:谢公屐(謝公屐)  拼音:xiè gōng jī
东晋时,谢灵运所发明的一种木屐,用来游山玩水。上山时拿掉木屐前齿,下山时去掉木屐后齿,以保持身体重心,方便游玩。今指从事旅游、登山所穿的鞋。见《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唐。陆龟蒙〈任诗〉:「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也称为「登山屐」、「谢屐」。
《漢語大詞典》:铁爪子(鐵爪子)
一种铁制的爪形工具。可绑在脚底,便于登山防滑。《人民日报》1972.5.3:“ 哈萨克 族牧民脚登皮窝子,绑上铁爪子,手持大斧,向 天山 雪峰开战,攀上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高山,运回了木材。”
《漢語大詞典》:梯峤(梯嶠)
攀登山道。新唐书·刘晏传:“若舟车既通,百货杂集,航海梯嶠,可追 贞观 、 永徽 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