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间(疏間)
疏远离间。晋书·王敦传:“时 刘隗 用事,颇疏间 王氏 , 导 等甚不平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如罗织之徒,即是疏间之渐, 陈平 反间其远乎哉!”《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黄权 此言,疏间宗族之义,滋长寇盗之威,实无益於主公。” 王闿运 《〈墨子校注〉序》:“处士尊由此起而无事,坐食之谤,莫能中伤疏间之。”
《漢語大詞典》:疏绝
1.亦作"疎絶"。
2.疏远断绝。
分類:疏远断绝
《國語辭典》:辽落(遼落)  拼音:liáo luò
1.稀疏萧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2.相差很多。《文选。任彦升。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在魏则毛玠公方,居晋则山涛识量,以臣况之,一何辽落。」
3.辽远空旷的样子。如:「这片草原好辽落。」
《漢語大詞典》:疏斥
亦作“疎斥”。 疏远排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 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 灌夫 之灭族, 陈遵 之遇害, 季布 之疏斥, 子建 之免退, 徐邈 之禁言,皆是物也。”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安边》:“阳为尊崇之名,阴寓疎斥之计。”《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彼耽於声色,将怠弃政事,疎斥忠良。”
分類:疏远排斥
《國語辭典》:速速  拼音:sù sù
1.迅速、急速。《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众人都叫:『本处人速速投降!』关公大怒,欲上冈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如有来投求报应者,可书『香』字与之,叫他速速归家。」
2.鄙陋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速速方毂,夭夭是加。」也作「蔌蔌」。
3.不相亲附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心惝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漢語大詞典》:远属(遠屬)
血统疏远的亲属。 宋 曾巩 《永兴尉章佑妻夫人张氏墓志铭》:“其为人尊,极於慈,推於其疏宗远属之间。”
《漢語大詞典》:疏客
亦作“踈客”。
(1).稀客。 晋 潘岳 《笙赋》:“若夫时阳初暖,临川送离,酒酣徒扰,乐闋日移,踈客始阑,主人微疲。”
(2).关系疏远的客人。
分類:疏远客人
《漢語大詞典》:寖疏
逐渐疏远;逐渐稀疏。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玉谿生》:“若《古今诗话》以谓‘ 綯 有 韦平 之拜,寖疎 商隐 ’,其言殊无所据。”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寇平论功,先君补初官,尚书迁京秩。后更兵戈,音问寖疎。”
《漢語大詞典》:轻疏(輕疏)
亦作“ 轻疎 ”。
(1).卑贱者和疏远者。吕氏春秋·孝行:“今有人於此,行於亲重,而不简慢於轻疏,则是篤谨孝道。”
(2).轻忽;马虎。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二折:“[ 晏婴 云]农忙时候,索是勤苦也。[正旦唱]看承禾黍不轻疎。”
《國語辭典》:隔膜  拼音:gé mó
1.情意不相通。如:「关于这件事,他们彼此隔膜,难解心结。」《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区奉仁是久在外任,省城里这些同寅,素来隔膜。」
2.比喻不通晓、不了解的状况。如:「这方面的知识,对我如隔膜。」
《漢語大詞典》:属疏(屬疏)
谓宗族关系疏远。史记·荆燕世家论:“ 荆王 王也,由 汉 初定,天下未集,故 刘贾 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 江 淮 之閒。”新唐书·韦嗣立传:“ 嗣立 与 韦后 属疏,帝特詔附属籍,顾待甚渥。”
分類:宗族疏远
《漢語大詞典》:疏末
亦作“疎末”。 犹疏远。《后汉书·党锢传序》:“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疎末。”
分類:疏远
《漢語大詞典》:胥附
使疏远者相亲附。亦指亲附、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尚书大传卷二:“ 周文王 胥附、奔輳、先后、御侮谓之四邻。”尚书大传卷二:“ 孔子 曰:‘ 文王 得四臣, 丘 得四友焉。自吾得 回 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与?’”北齐书·孙腾高隆之等传赞:“ 閎 散 胥附, 萧 曹 扶翼, 齐 运勃兴, 孙 高 陈力。”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 庚 久为 仁亶 胥附之友,心不忍别。” 章炳麟 《总同盟罢工论序》:“晳人又往往东走,鑛冶阡陌之利,日被钞略,邦交之法空言无施,政府且为其胥附,民遂束手,无奈之何。”
《漢語大詞典》:贱疏(賤疏)
亦作“ 贱疎 ”。 位卑而疏远的人。 宋 晁补之 《贺许左丞启》:“实缘典校,尝莅诸儒,眷言贱疎,以备三馆。” 金 赵秉文 《上尊号表》:“赏不间于贱疏,罚不阿于贵近。”
分類:位卑疏远
《漢語大詞典》:疏弃(疏棄)
疏远嫌弃。 晋 葛洪 神仙传·赵瞿:“无状多罪,婴此恶疾,已见疏弃。”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岂但交友疏弃,必有家人誚让。” 隋 卢思道 《为隋檄陈文》:“疏弃良士,狎近小人。”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二:“今不特不加以怒而引咎,不惟不忍疏弃而又归德焉,此其越於众人也远矣。”
分類:疏远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