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曲谋(曲謀)
不正确的谋略。尉缭子·兵教下:“伤气败军,曲谋败国。”
分類:正确谋略
《國語辭典》:治丝而棼(治絲而棼)  拼音:zhì sī ér fén
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唐。冯用之 权论:「不可施而施,则礼义如说河济渴矣;不可威而威,则刑名如治丝而棼矣。」也作「治丝益棼」。
《國語辭典》:烛照数计(燭照數計)  拼音:zhú zhào shù jì
比喻预料事情的明确。唐。韩愈 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國語辭典》:真金不怕火炼(真金不怕火煉)  拼音: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比喻真实或坚强的人或物,经得起各种考验。如:「真金不怕火炼,我们这一次必定可以顺利击败强敌。」也作「真金不怕火」。
分類:正确考验
《國語辭典》:真知灼见(真知灼見)  拼音:zhēn zhī zhuó jiàn
1.明确的见解。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也作「灼见真知」。
2.真的知道,看得清楚。《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凡是日与考各员,苟有真知灼见,确能指出枪替实据者,务各密告首府。」
《漢語大詞典》:衷据(衷據)
正确的根据。 清 章学诚 《邵与桐别传》:“ 宋 明 两朝纪载,皆稾薈於 浙 东,史馆取为衷据。”
分類:正确
《國語辭典》:择善固执(擇善固執)  拼音:zé shàn gù zhí
语本《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指选择好的、正确的事去做,且坚持不变。如:「他为人刚正,择善固执。」
《漢語大詞典》:择执(擇執)
选择善事而执着行之。语出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清 陈确 《答性教问》:“是故择执之中必有从容,从容之中不废择执。”
《漢語大詞典》:运动战术
在运动竞赛中,根据双方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己方特长,克制对方特长,以争取胜利的比赛艺术。包括个人和集体战术、进攻和防守战术、体力分配战术、阵形战术和心理战术等。
《國語辭典》:灼见真知(灼見真知)  拼音:zhuó jiàn zhēn zhī
明确的见解。如:「他对问题的灼见真知,令人佩服。」也作「真知灼见」。
《漢語大詞典》:歪理
被歪曲的、不正确的道理。 韩少功 《夜宿青江铺》:“不能走!哪里见过这样的歪理!” 李位 《阿丹的婚事》:“有些年轻小伙子,说歪理,嘴上一碗油;说正理,心里一包糠。”
《漢語大詞典》:眼叉
亦作“ 眼岔 ”。 视线不正确。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我本射着了,我这马眼叉,走了箭也。”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我马眼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骡子见那铃鐺满地乱滚,又一眼岔,他便一踅头,顺着 黑风岗 的山根儿跑了下去。”
分類:视线正确
《國語辭典》:以讹传讹(以訛傳訛)  拼音:yǐ é chuán é
讹,错误。以讹传讹指将不正确的讯息继续传播下去。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五出:「以讹传讹,纷然流谤,使深闺知凶信必生悽怆。」《红楼梦》第五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國語辭典》:一定不易  拼音:yī dìng bù yì
一经确定即不再更动。语本《淮南子。主术》:「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指事理正确无误,不容变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古铜器》:「商器质素无文,周器雕篆细密,此固一定不易之论。」也作「一定不移」。
《國語辭典》:先入为主(先入為主)  拼音:xiān rù wéi zhǔ
将最早听见的说法当做是正确的,而不愿做任何的改变。语本《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表示最早听到的话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观观念,而难以接受其他说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卢主事这般拘执,便有他同寅一个韩主事异常开通,却已在堂官面前先入为主,极力赞说这改法律之举是好的。」
《国语辞典》:扭是为非(扭是为非)  拼音:niǔ shì wéi fēi
颠倒是非,硬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孤本元明杂剧。活拿萧天佑。第一折》:「谁不知谄佞人是你一个王枢密,你如今扭是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