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7,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杖朝
筇竹杖
脊杖
赐杖
决杖
杖剑
杖脊
龙杖
奉杖
引杖
邛杖
仙人杖
邛杖
杖轻
杖筇
《漢語大詞典》:杖朝
礼记·王制:“八十杖於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唐 韩偓 《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於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清 赵翼 《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参见“ 杖家 ”。
《漢語大詞典》:杖家
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后因以为五十岁的代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刘钟宛 ﹞国初以秘书院学士抚 山东 ,旋晋秩工部侍郎,告归八年,方值杖家之岁。”
《漢語大詞典》:筇竹杖
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仇兆鳌 注:“《蜀都赋》:‘筇杖传节於大夏之邑。’ 顾凯之 竹谱:‘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剖为杖。出 南广 邛都县 。’《竹记》云:‘ 邛州 多生竹,俗谓之扶老竹。’”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筇竹杖 蜀 中无之,乃出徼外蛮峒。蛮人持至 瀘 溆 间卖之,一枝纔四五钱。以坚润细瘦九节而直者为上品。” 清 钮琇 觚賸·白耷山人诗:“大夏远求筇竹杖,长秋私典羽林兵。”
《國語辭典》:脊杖  拼音:jǐ zhàng
古代一种以木杖鞭挞人脊背的刑罚。《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命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分類:背部杖刑
《漢語大詞典》:赐杖(賜杖)
(1).古代帝王对有功年老的大臣赐予手杖,以为荣宠。又对高年赐予王杖,为养老之礼。始行于 汉 ,后世不废。 清 查慎行 《山野老人远来祝万寿者以千计目睹盛事纪之以诗》:“赐酺还赐杖,好向后生夸。”清史稿·沈德潜传:“復诣京师祝皇太后七十万寿,进《歷代圣母图册》,入朝赐杖。”
(2).皇帝或尊长对臣下施以杖刑。 元 虞集 《中书平章政事蔡国张公墓志铭》:“间车驾时巡,既度 居庸 ,皇太后宫幄在 龙虎臺 ,猝遣使召公宫门下,以中旨切责之,赐杖,公创甚,舆归京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伶官干政:“伶人恣横,至操文学词臣进退之权,不待与 钱寧 通逆 濠 ,已当寸磔矣,乃仅赐杖遣戍凶终,世谓尚未蔽辜云。”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马僧:“余醉与材官角斗,将军怒,赐杖。”
《漢語大詞典》:决杖(決杖)
处以杖刑。用大荆条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隋书·高祖纪上》:“其诸司论属官,若有愆犯,听於律外斟酌决杖。”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府法曹断掠粮贼,惟各决杖一百。”宋史·刑法志一:“因詔:‘ 岭 南民犯窃盗,赃满五贯至十贯者,决杖、黥面、配役。’”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然亦如 严幼芳 、 刘婆惜 备受箠楚决杖矣。”
《漢語大詞典》:杖剑(杖劍)
亦作“ 杖劒 ”。
(1).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梁 渡 淮 , 信 杖剑从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公濯衣沐髮,杖劒辕门,撤洗足而相迎,下宾阶而顾问。”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承涓 杖剑入宫,取 蜀主 宠姬数人以归。”
(2).喻举兵起事。汉书·黥布传:“臣请与大王杖剑而归 汉王 。”
《漢語大詞典》:杖脊
以杖挞脊背。杖刑中最重的一种。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 王保和 革为 开封 尹,专尚威猛,凡盗一钱皆杖脊配流。”宋史·刑法志二:“ 真宗 时, 蔡州 民二百一十八人有罪,皆当死。知州 张荣 、推官 江嗣宗 议取为首者杖脊,餘悉论杖罪。”
分類:脊背杖刑
《漢語大詞典》:龙杖(龍杖)
亦作“ 龙仗 ”。 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费长房 者, 汝南 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龙杖”美称竹杖。 唐 骆宾王 《出石门》诗:“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宋 陶谷 清异录·骄龙杖:“天师 杜光庭 骄龙杖,红如猩肉,重若玉石……相传是仙人留赐。” 元 谢宗可 有《龙杖》诗。
分類:竹杖
《分类字锦》:奉杖
汉书贾山传天子之尊四海之内其义莫不为臣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餲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
分类:
《漢語大詞典》:引杖
持杖。《韩诗外传》卷八:“ 曾子 有过, 曾晳 引杖击之。” 唐 柳宗元 《夏初雨后寻愚溪》诗:“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國語辭典》:邛杖  拼音:qióng zhàng
邛崃山产竹,竹节高而坚硬,用做竹杖,坚固而耐用,称为「邛杖」。
分類:邛杖
《漢語大詞典》:邛竹杖
邛竹制成的手杖。简称“邛杖”。《史记·大宛列传》:“ 騫 曰:‘臣在 大夏 时,见邛竹杖、蜀布。’” 张守节 正义:“ 邛都 邛山 出此竹,因名‘邛竹’。节高实中,或寄生,可为杖。”
分類:手杖邛杖
《漢語大詞典》:仙人杖
(1).菜名。可入药。又名仙人杖草。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序》:“夏四月,军幕次于 张掖河 。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仙人杖草﹝集解﹞引 苏颂 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
(2).枸杞的别名。为常用中药。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3).中药名。一种枯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仙人杖﹝集解﹞引 陈藏器 曰:“此是笋欲成竹时立死者,色黑如漆,五六月收之。苦竹、桂竹多生此。”
(4).仙人掌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全身长有细毛刺,茎成圆形,长一米左右,形状象拐杖。五六月间,开黄色花朵于杖的顶端。供观赏。参见“ 仙人掌 ”。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属,常绿肉质灌木。高约二公尺。茎多节,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而肥厚,深绿色。叶退化为小针形。花无梗,著生于顶端者,常开放成盘状,黄红色。原产于南美洲,现分布广泛,不限于热带。
2.汉武帝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铜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盘状。
3.山名。陕西省华阴太华山的东峰。峰侧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迹,据说为黄河河神以手擘开山峰以利河水通过所留。
《漢語大詞典》:邛杖(卭杖)
筇竹制的手杖。文选·左思〈蜀都赋〉:“卭杖传节於 大夏 之邑,蒟酱流味於 番禺 之乡。” 刘逵 注:“卭竹杖以节为奇。”
分類:筇竹手杖
《骈字类编》:杖轻(杖轻)
温庭筠病中书怀诗见衣破下
《漢語大詞典》:杖筇
拄着竹杖。谓行走。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 清 姚鼐 《朱无逸孝廉自平阴来会赋赠》诗:“自爱名山一杖筇,敢言老子迹犹龙。”
分類:竹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