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教父哲学(教父哲学)  拼音: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由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即所谓的教父,根据《圣经》,并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融合建立起来的。
《国语辞典》:世界展望会(世界展望会)  拼音:shì jiè zhǎn wàng huì
基督教社会服务机构之一,为西元一九五○年由美国传教士皮尔士所创办。总会设立于美国加州的蒙洛维亚市,目前共有三十二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会,办理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台湾分会创始于民国五十三年,曾先后设立育幼院及医院等。
《国语辞典》: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拼音:shèng suǒ fēi yà dà jiào táng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旧基督教教堂。现为美术馆,开放供民众参观。
《国语辞典》: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  拼音:jī dū jiào qīng nián huì
为发扬基督教教义的跨教派、非政治性的国际青年组织(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西元一八四四年由威廉斯(George Williams)创始于伦敦,后再逐渐扩展至世界各地,现在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该会培养青少年的发展与交流、倡导和推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展各项社会、教育事业。简称为「青年会」、YMCA。
《国语辞典》:花莲善牧中心(花莲善牧中心)  拼音:huā lián shàn mù zhōng xīn
花莲地区的公益团体,全名为「财团法人台湾基督教门诺会花莲县私立善牧中心」,隶属于基督教门诺会(the Mennonite Church)。西元1987年,数名教会妇女为救援遭人口贩运的不幸少女而成立「花莲善牧协会」;1990年,更名为「花莲善牧中心」,隔年纳入基督教门诺会联会运作;1994年,正式向内政部立案。该中心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保护与收容受虐妇女、设立不幸少女中途之家、提供原住民社区服务与就业技能辅导、举办青少年成长班及妇女教育等各类活动。
《国语辞典》:希腊教会(希腊教会)  拼音:xī là jiào huì
基督教的一派。西元一○五四年与罗马教会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盛行于希腊、俄国等地。也称为「东正教」、「希腊正教」。
《国语辞典》:新约全书(新约全书)  拼音:xīn yuē quán shū
书名。基督教典籍,二十七卷,分为四福音、使徒行传、弟子书信等。为信徒对耶稣生前的言行,所作的纪录和讨论。简称为「新约」。
《国语辞典》:提摩太书(提摩太书)  拼音:tí mó tài shū
书名。基督教典籍。《新约圣经》中的书简。十章。分为前书、后书。相传为保罗写给得意门生提摩太的书信。前书在明示正确教义,确立监督及执事的资格;后书是指导提摩太的话,勉励其不畏艰难,始终忠心见證基督。也称为《牧函书简》。
《国语辞典》:真理大学(真理大学)  拼音:zhēn lǐ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为基督教教会所创。原为「私立淡水工商管理专科学校」,于民国五十四年八月奉教育部核准设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奉准改制为学院,定名为「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学院」。八十八年八月一日,奉教育部核定改名为「真理大学」。设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观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等。淡水校区位于新北市淡水区,麻豆校区位于台南市麻豆区。
《国语辞典》:约翰福音(约翰福音)  拼音:yuē hàn fú yīn
书名。基督教典籍,《新约圣经》中四福音书之一,二十一章,以基督的教诲与神迹故事所记述的历史,强调基督与神同在。
《国语辞典》:伯多禄(伯多禄)  拼音:bó duō lù
Petrus
人名。基督教中所称的彼得,为耶稣十二使徒中最优秀的一位。祖籍伯赛大,住在加利利海西北端的迦百农,为约拿的儿子,待人宽厚大度。西元六十四至六十七年间,为罗马王尼禄所杀。
《国语辞典》:团契(团契)  拼音:tuán qì
一种基督教会中的社团。多以青年为对象。如:「校园团契」。
《国语辞典》:黄金律(黄金律)  拼音:huáng jīn lǜ
1.不变的法则规律。
2.常指基督教新约圣经中的「自己要人怎样对待,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一语为黄金律,现泛指为各文化接受的人际互动规范基本准则。
3.一种比例结构的总规律。参见「黄金分割」条。
《國語辭典》:做礼拜(做禮拜)  拼音:zuò lǐ bài
一种基督教仪式。基督徒参加定期聚会,祈祷听道。
《国语辞典》:按手  拼音:àn shǒu
一种宗教仪式。基督教中受职或受赐时,尊贵者按手于人头顶上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