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屯亨
困顿和通达。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梟獍豺狼,肆逞兇逆。” 明 高攀龙 《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公当年所以蒙难,贞志坦然,于屯亨夷险而不二者,是遵何道也?”
《漢語大詞典》:顿踣(頓踣)
(1).跌倒。后汉书·陈忠传:“老弱相随,动有万计,赂遗僕从,人数百匹,顿陪呼嗟,莫不叩心。”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2).引申为困顿。 金 元好问 中州集·溪南诗老辛愿:“迫以飢冻,又不得不与世接。其枯槁憔悴,流离顿踣,往往见之于诗。”
分類:跌倒困顿
《漢語大詞典》:顿阙(頓闕)
困顿缺乏。宋书·蔡兴宗传:“加老罢私门,兵力顿闕,虽有其意,事亦无从。”
分類:困顿缺乏
《國語辭典》:惙然  拼音:chuò rán
微弱。《聊斋志异。卷四。促织》:「近抚之,气息惙然。」
《漢語大詞典》:穷囚(窮囚)
(1).困顿的囚徒。 唐 沈佺期 《被弹》诗:“穷囚多垢腻,愁坐饶蟣虱。”《天雨花》第二九回:“你看这个穷囚样,分明好似恼谁人。”
(2).指贫民。 宋 王安石 《收盐》诗:“穷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復出。”
《漢語大詞典》:蹇踬(蹇躓)
(1).困顿颠仆;不顺利。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之二:“低心於蹇躓之辰,忍耻於恓惶之日哉。”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蹇躓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恨稟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躓不前。”
(2).指驽马。 唐 元稹 《野节鞭》诗:“誓以鞭姦顽,不以鞭蹇躓。” 唐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诗:“何言从蹇躓,今日逐腾驤。”
(3).文辞滞涩;不通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子显 ( 萧子显 )虽文伤蹇躓,而义甚优长。”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言简者最忌局促,局促则必有滞累……非有红罏点雪之襟宇,则方欲驰骋,忽尔蹇躓;意在矜庄,祇成疲苶。”
《漢語大詞典》:残困(殘困)
残败困顿。
分類:残败困顿
《漢語大詞典》:乘乘
颓丧困顿貌。老子:“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孾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河上公 注:“我乘乘如穷鄙无所归就。”乘乘,一本作“ 儽儽 ”。
《漢語大詞典》:颠跌(顛跌)
(1).困顿挫折。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维歷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终始不以死生祸福为秋毫顾虑。”
(2).瘸着走路。 萧红 《生死场》十七:“ 二里半 不健的腿颠跌着颠跌着,远了!”
《漢語大詞典》:迍贱(迍賤)
困顿卑贱。 唐 李贺 《还自会稽歌》:“脉脉辞金鱼,覊臣守迍贱。”
分類:困顿卑贱
《漢語大詞典》:困蹇
困顿,不顺利。 宋 欧阳修 《与丁学士》:“ 元珍 才行并高,而困蹇如此,吾徒之责也。”
《漢語大詞典》:忧瘁(憂瘁)
忧伤困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忧瘁惨惨,忘寝与食。”隋书·孝义传·薛濬:“后其母疾, 濬 貌甚忧瘁,亲故弗之识也。”
分類:忧伤困顿
《漢語大詞典》:羁苦(羈苦)
客居困顿。 宋 苏舜钦 《过苏州》诗:“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羇苦俗人轻。” 宋 苏舜钦 《送外弟王靖叙》:“古之达者,皆发於羈苦饿寒,盖必极困而后起。”
分類:客居困顿
《漢語大詞典》:困逼(困偪)
犹困逼。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值 曹公 军至,追及 先主 於 当阳 长阪 ,于时困偪,弃后及后主,赖 赵云 保护,得免於难。”
困顿急迫。 晋 刘弘 《与东海王越书》:“今奸臣弄权,朝廷困逼,此四海之所危惧。”
分類:困顿急迫
《漢語大詞典》:威垂
困顿、萎靡貌。 唐 杜甫 《北风》诗:“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威垂,无气象也。” 宋 杨万里 《浯溪赋》:“观 马嵬 之威垂,涣七萃之欲离。” 宋 文天祥 《壬午》诗:“惨淡铜驼泣,威垂朱鸟翔。”
分類:困顿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