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颠覆(顛覆)  拼音:diān fù
倾覆,动乱。亦用以形容政治权势被推翻。《诗经。王风。黍离序》:「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三国演义》第八○回:「降及朕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
《國語辭典》:陨坠(隕墜)  拼音:yǔn zhuì
自高处落下。《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五石陨坠,六鹢退飞。」
《漢語大詞典》:陨蹶(隕蹶)
颠仆。借指死亡。 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天家嗟陨蹶,国寳亡双杰,抱琴絃欲絶。”
分類:颠仆
《漢語大詞典》:偾蹶(僨蹶)
颠仆。 宋 陈师道 《嗟哉行》:“一朝僨蹶须人扶,伏毒未动风出虚。”
分類:颠仆
《漢語大詞典》:局顿(跼頓)
犹颠仆。晋书·刘曜载记:“ 曜 将战,饮酒数斗,常乘赤马无故跼顿,乃乘小马。”
分類:颠仆
《漢語大詞典》:撅子
颠仆。撅,同“ 蹶 ”。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三不知我骑上那驴子,忽然的叫了一声丢了箇撅子,把我直跌下来。”
分類:颠仆
《國語辭典》:竭蹶  拼音:jié jué
行步颠仆。比喻力有不逮,勉强支持。《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初次作官,但愿得一简缺,免有竭蹶之虞。」
《國語辭典》:蹶然  拼音:jué rán
急起、惊起的样子。《礼记。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师蹶然起曰:『非吾自往,不可破贼!』」
《漢語大詞典》:蹇踬(蹇躓)
(1).困顿颠仆;不顺利。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之二:“低心於蹇躓之辰,忍耻於恓惶之日哉。”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蹇躓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恨稟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躓不前。”
(2).指驽马。 唐 元稹 《野节鞭》诗:“誓以鞭姦顽,不以鞭蹇躓。” 唐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诗:“何言从蹇躓,今日逐腾驤。”
(3).文辞滞涩;不通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子显 ( 萧子显 )虽文伤蹇躓,而义甚优长。”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言简者最忌局促,局促则必有滞累……非有红罏点雪之襟宇,则方欲驰骋,忽尔蹇躓;意在矜庄,祇成疲苶。”
《漢語大詞典》:惊蹶(驚蹶)
惊慌颠仆。新唐书·车服志:“韈而鐙,跣而乘,非唯盭古,亦自取惊蹶。” 前蜀 贯休 《战城南》诗之二:“磧中有精兵,战马时惊蹶。”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郑氏女震》:“方行次,忽满眼黑暗,无所覩,遂惊蹶如睡,他皆莫知也。”
分類:惊慌颠仆
《國語辭典》:顿踬(頓躓)  拼音:dùn zhì
1.行路颠仆。《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踬。」
2.比喻人处境穷困。《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杜夷》:「顷流离道路,闻其顿踬,刺史忝任,不能崇饰有道,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艰屯。」
《漢語大詞典》:隮颠(隮顛)
颠仆,倾覆。 宋 欧阳修 《转吏部侍郎回谢亲王书》:“以圣主而责愚臣,方怀惕惧;假小人而乘大器,岂不隮颠?” 明 张居正 《辞免恩命疏》:“倘举措不愜於公评,则激劝有亏於国典;隮颠之咎,寧独在臣!”
分類:颠仆倾覆
《漢語大詞典》:颠困(顛困)
颠仆,困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太祖 初即位,颇好畋猎。坠马,怒,自拔佩刀刺马,杀之。既而叹曰:‘我耽逸乐,乘危走险,自取颠困,马何罪焉?自是遂不復猎。’”
分類:颠仆困窘
《漢語大詞典》:蹶踬(蹶躓)
跌倒,颠仆。高子遗书·会语:“学者是箇明眼的人,高低垤坳了了,行去不至蹶躓。”
分類:跌倒颠仆
《漢語大詞典》:踬跲(躓跲)
颠仆牵绊。比喻境况很不顺利。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那知事大谬,举趾得躓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