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狼藉  拼音:láng jí
1.传说狼群常在草地上卧息,离去时常将草地弄得一片凌乱以灭迹。后用此语形容凌乱不堪。《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也作「狼籍」。
2.比喻行为放纵,不守法纪。如:「声名狼藉」。《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郑据小人,为所侵冤。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也作「狼籍」。
《國語辭典》:贫穷(貧窮)  拼音:pín qióng
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儒林外史》第八回:「贤侄在湖州,若是老亲旧戚人家,为我留意,贫穷些也不妨。」
《漢語大詞典》:民困
(1).民众的困苦。逸周书·酆保:“五祥:一君选择,二官得度,三务不舍,四不行赂,五察民困。”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一:“闻道朝廷罢 上都 ,中原民困尚难苏。”
(2).民众困厄。史记·宋微子世家:“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李同 曰﹞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钟磬自若。使 秦 破 赵 ,君安得有此?使 赵 得全,君何患无有?”
《國語辭典》:险易(險易)  拼音:xiǎn yì
1.危险或安稳。唐。韩愈〈争臣论〉:「听其是非,视其险易。」
2.治乱。《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理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漢語大詞典》:久困
(1).长期困厄。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连年流离。”《说岳全传》第四九回:“我看你四人容貌雄伟,决非久困之人。”
(2).长期围困。清史稿·辅国恪僖公察尼传:“宜於湖水涸后,围以木栰,立桩列礮,以小舟徼巡,为久困计。”
《國語辭典》:沟渎(溝瀆)  拼音:gōu dú
沟渠、水道。《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分類:困厄
《國語辭典》:泥蟠  拼音:ní pán
蟠屈于泥涂之中。比喻不得志。《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中遭倾覆,龙德泥蟠。」《文选。班固。答宾戏》:「故夫泥蟠而天飞者,应龙之神也。」
分類:困厄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國語辭典》:援手  拼音:yuán shǒu
助人一臂之力使其解脱困境。语本《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后用以泛指救助。《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公卿宣淫,误人儿女。不遇援手,焉复其所?」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父陷冤狱,得公一语可活。公肯援手,当不惜此身。」
《國語辭典》:阨穷(阨窮)  拼音:è qióng
困阨穷苦。《孟子。公孙丑上》:「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宋。陆游 书愤诗:「阨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分類:困厄穷迫
《漢語大詞典》:束湿
亦作“ 束湿 ”。
1.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宋 苏轼 《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 明 宋濂 《薛府君墓志铭》:“ 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
2.谓严饬。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杨公 日飞檄,束溼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
3.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清 郑燮 《赠潘桐冈》诗:“天公曲意来缚縶,困倒 扬州 如束湿。”
4.指蹙迫困厄之境。 清 王夫之 诗广传·大雅四六:“ 有周 之弓,天下之至调者也, 厉王 蹶而张之,筋蹙漆解,不絶者无几, 宣王 起,以柔道承之,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
《漢語大詞典》:险阨(險阨)
(1).险要阻塞。亦指险要阻塞之地。太平广记卷三四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刘惟清:“地势险阨,用兵者先据此为胜。”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封崇其险阨,示以形势。”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欲夺其险阨,则足以供乡导,何不可哉!” 清 马建忠 《铁道论》:“瞭望险阨,则管守任之。”
(2).艰难困厄。 唐 柳宗元 《闵生赋》:“閔吾生之险阨兮,纷丧志以逢尤。”
《漢語大詞典》:讳穷(諱窮)
谓嫌憎困厄潦倒。庄子·秋水:“ 孔子 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成玄英 疏:“讳,忌也,拒也。穷,否塞也。” 宋 陈师道 《五子相送至湖陵》诗:“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清 孙枝蔚 《岁暮寓中遣怀》诗之四:“之子知宜室,吾家不讳穷。”
分類:困厄潦倒
《國語辭典》:济度(濟度)  拼音:jì dù
使他人安全的通过水域。佛教以苦海比喻轮回,所以使他人脱离轮回苦海也称为「济度」。《杂阿含经》卷三六:「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也作「济渡」。
《漢語大詞典》:亨屯
(1).谓解救困厄。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固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於己,推恩於民。”
(2).通达与困厄。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亨屯固常物,达者安可速。” 清 吴殿麟 《答任幼直先生书》:“君子独知命於亨屯未定之先,故可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