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回德
邪恶污秽的品行。 汉 王充 论衡·变虚:“君无回德,方国将至,何患乎彗?”
《漢語大詞典》:有行止
品行端正。 元 无名氏 《孟母三移》第二折:“俺虽是屠户,都是有行止的人,街市上谁不敬咱。”
分類:品行端正
《漢語大詞典》:贰行(貳行)
(1).行为前后不一致。语本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宋 陈师道 《〈送邢居实〉序》:“於是明古之制,与其疑谋贰行,隐志晦德,而论著其合否,考之其世,稽之於经,质之於友,而定其论,使学者有考焉。”
(2).指品行不专一,失节。 蔡锷 《护国军政府布告》:“故士不贰节,女不贰行,廉耻之失,諡曰贱淫。”
《國語辭典》:人渣  拼音:rén zhā
对社会败类的鄙称。如:「切勿沦为不务正业,游手好閒,人人鄙视的人渣。」
《漢語大詞典》:峭行
刚正的品行。新唐书·隐逸传序:“持峭行不可屈于俗,虽有所应,其於爵禄也,汎然受,悠然辞,使人君有所慕企,怊然如不足,其可贵也。”
分類:刚正品行
《漢語大詞典》:土劣
(1).土豪劣绅的简称。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七:“本地律师慑于土劣的权威,不敢出来主持公道。”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七:“勾结 蒋冰如 的一班人都该打倒,他们是土劣的走狗!”《革命民歌集·革命进攻歌》:“进城保护小商人,不动商人与贫民。只要城内捉土劣,捉到土劣不容情。”
(2).品行恶劣,专门在地方上做坏事。 郭沫若 《羽书集·武装民众之必要》:“土劣的比北伐以前更加土劣,贪污的比北伐以前更加贪污。”
《国语辞典》:不是人  拼音:bù shì rén
人的品行恶劣,已不够资格成为「人」。《红楼梦》第三五回:「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啐我,再叫我畜生,不是人,如何?」
《漢語大詞典》:品状(品狀)
记述人物品行的文章。状,文体名。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敍。”晋书·孙楚传:“ 楚 与同郡 王济 友善。 济 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銓邑人品状,至 楚 , 济 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 楚 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羣。’”
《漢語大詞典》:腥德
丑恶的品行。 汉 徐干 中论·虚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发闻,百姓伤心,鬼神怨痛。” 唐 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怨讟溢于下国而耳不欲闻,腥德达于上天而心不求寤,迨乎颠覆,犹未知非。”新唐书·祝钦明传赞:“ 钦明 以经授 中宗 ,为朝大儒,乃诡圣僻説,引艷妻郊见上帝,腥德播闻,享胙不终。”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满洲 之亡, 汉 人之幸也。所恨者,天下习於学生之腥德,怯懦持下,寧为牛后。”
分類:丑恶品行
《国语辞典》:滔德  拼音:tāo dé
倨傲不恭的品行。《诗经。大雅。荡》:「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漢語大詞典》:风品
作风,品行。 宋 林逋 《留题李休幽居》诗:“俗口喧喧利与名,到君风品即难评。”
分類:作风品行
《國語辭典》:败行(敗行)  拼音:bài xìng
败坏德行。宋。陆田解《鹖冠子。卷上。天则》:「九文循理,以省宫众,小大毕举,先无怨雠之患,后无毁名败行之咎。」《红楼梦》第六九回:「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分類:败坏品行
《國語辭典》:絜行  拼音:jié xìng
行为清廉谨慎而不苟且。《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分類:修饬品行
《漢語大詞典》:洿行
肮脏卑劣的品行。 汉 班固 《典引》:“ 司马相如 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於用。” 汉 王充 论衡·逢遇:“进在遇,退在不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洿行,尊于 桀 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 尧 之廷。”
《漢語大詞典》:污德(汙德)
卑污的品行。吕氏春秋·审分:“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 高诱 注:“以污秽之德随洁白之踪。”
分類:卑污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