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最后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馀涅槃,最后刹那之心也。见大毗婆沙论三十二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馀涅槃时最后一刹那的心。
最后念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最后心同。
最后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最后身及最后身菩萨)
【三藏法数】
谓最上菩萨住受生时,求證菩提万行,满足生刹利婆罗门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最后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刹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最后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最后生同。
最后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阿罗汉及等觉菩萨之身也。法华方便品曰:「得阿罗汉最后身。」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最后身菩萨,菩萨之人,于最后生未成佛前名最后。」
【佛学常见辞汇】
在生死界中最后一次的身体。
最后身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于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
最后十念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临命终时,念佛十遍也。此据观无量寿经所谓愚人临终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生于极乐之说。
最后之唱
【佛学大辞典】
(杂语)如来涅槃,令诸比丘以戒为师,依戒而住。故云。
最后品无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最极微细之无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谓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谓为最后品无明。七帖见闻七曰:「约流转初无始无明云也。又元初一念无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为无明。迷始一念无明也。又还灭门时断惑终故最后品无明云也。又终品无明释。」
【佛学常见辞汇】
最细微的无明。最初的无明叫做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或元品无朋,最后的无明即叫做最后品无明。
无后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谓等觉之菩萨也。以彼此身入于妙觉不更受后身故也。
【三藏法数】
谓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无明烦恼,究竟永尽,入妙觉位,不受后身,是为无后生死。
无漏后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乘无学果之身也。既断烦恼曰无漏,生死之最后身,曰后身。法华经授记品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无烦恼叫做无漏,最后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后身,无漏后身就是二乘无学果的身。
无漏最后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无漏后身同。法华经方便品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
顺后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顺前句)
顺后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顺后受业之略。三业四业之一。(参见:业)
顺后受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顺后次受业。(参见:业)
【佛学常见辞汇】
此生造业于后数生才受报,为三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