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音译(音譯)  拼音:yīn yì
翻译时直接模仿原语的语音而不把它意思翻译出来。
《國語辭典》:听写(聽寫)  拼音:tīng xiě
一边听一边写。为一种语言或音乐教学的方式。以语言教学为例,方法是选择一段文字,由教师朗读,令学生笔录。目的是练习学生的听觉与书写的能力,以测验其了解的程度。
《國語辭典》:吐字  拼音:tǔ zì
民族传统唱腔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唱工。要求字字清晰动听,富于韵味。其间过渡、交代均贵圆转而不露痕迹。
《國語辭典》:低音  拼音:dī yīn
1.指频率较低的音。
2.乐曲或和声中最低的部分。
《国语辞典》:全阻  拼音:quán zǔ
发音时,气流外出,经过通道完全被阻者称为「全阻」。其阻之不紧密,气息仍得外泄者,称为「半阻」。
《國語辭典》:译音(譯音)  拼音:yì yīn
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似的文字表达出来,即称为「译音」。
《國語辭典》:小提琴  拼音:xiǎo tí qín
Violin
乐器名,弓弦乐器。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乐器之一。琴身主要部分为木制的共鸣箱及琴杆所构成,张四根弦。演奏时置于肩上,常用左手按弦,右手拉弓。由于其音色优美丰富,是理想的独奏乐器,为现今管弦乐团中的高音乐器。早期也译作「凡阿林」、「梵哦铃」、「梵娥铃」、「梵亚铃」、「梵哑铃」。
《漢語大詞典》:笙丛(笙叢)
形容笙管排列密集,发音和谐。喻人之相协,感情融洽。 宋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國語辭典》:浊音(濁音)  拼音:zhuó yīn
语音学上指气息发出成声时振动声带的辅音。如国音字母ㄇ、ㄋ、ㄖ等。也称为「浊声」。
《国语辞典》:飘字(飘字)  拼音:piāo zì
唱戏的人咬字发音不正确,称为「飘字」。
《国语辞典》:持阻  拼音:chí zǔ
辅音发音过程的中间阶段。为发音时阻碍作用的持续,是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到恢复正常状态之前的阶段。如发[p]音时,从双唇紧闭到张开之前,肌肉持续紧张,口腔完全闭塞的阶段,即为持阻阶段。
《国语辞典》:唇读(唇读)  拼音:chún dú
细察对方发音时嘴唇之不同形态,以瞭解说话的内容,为聋哑者除手语外沟通思想的另一种方式。
《国语辞典》:翼琴  拼音:yì qín
乐器名。属于键盘乐器,轻按键盘,小铜片即敲打弦而发音,为钢琴的前身,流行于十八世纪末的欧洲。
《國語辭典》:咬舌  拼音:yǎo shé
1.说话时舌尖发音不清。《红楼梦》第二○回:「我只保佑著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也作「咬舌子」、「咬舌儿」。
2.咬断舌尖。如:「咬舌自尽」。
《國語辭典》:鼻音  拼音:bí yīn
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阻塞,软颚和小舌下垂,气流改从鼻腔逸出,即成为鼻音。国音中的鼻音有ㄇ、ㄋ。鼻音为塞音的鼻音化,故也称为「鼻破裂音」;又因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塞,而在鼻腔中自由通过,故也称为「塞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