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老班
同“ 老闆 ”。
(1).旧时对业主的称呼。《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船上女老班也进舱招呼,问衙门里的老爷几时好来。”《海上花列传》第六二回:“开堂子个老班讨个大姐做家主婆,也无啥勿局。”
(2).旧时演员间互称的敬词。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五本:“不瞒你说, 马老班 ,我的心乱得好像刀割一样。”
《國語辭典》:年班  拼音:nián bān
清代蒙古王公每年分班入京师朝觐之称。《清史稿。卷二三。德宗本纪一》:「甲辰,诏明年应来京祝嘏蒙古与内札萨克王、公、台吉等,除有年班外,俱止来京。」清。徐珂《清稗类钞。恩遇类。福字备赏》:「蒙古藩王缔姻天室,岁时趋直内廷及年班来觐在御前行走者,皆以得先赐为荣。」
《漢語大詞典》:照冥
(1).照亮暗处。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时 崦嵫 而易气兮,辉若华以照冥。”
(2).旧俗谓七月十五夜放水灯以照亮幽冥。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 西湖 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参见“ 中元 ”。
《國語辭典》:中元  拼音:zhōng yuán
农历七月十五日。本来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之诞辰。因地官大帝掌管赦管,因此,道教会在这一天举行普渡,祈请为亡灵赦罪。佛教传入后,又以此日为「盂兰盆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因此,民间盛行为死去的亲人举行超渡法事,以消灾祈福,化解怨气。也称为「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漢語大詞典》:中元
犹言高中。谓中试。《玉佛缘》第一回:“到得五十三岁那年,乡试归家,三场文字,十分得意,亲友都拟他一定中元的了,及至榜发,依然落第。”
分類:高中中试
《漢語大詞典》:殷事
(1).指初一、十五日的盛大祭祀。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君薨既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 曰:‘归居於家,有殷事则之君所。朝夕否。’” 郑玄 注:“殷事:朔月、月半,荐新之奠也。”新唐书·礼乐志四:“今诸陵朔、望食,则近於古之殷事;诸节日食,近於古之荐新。”
(2).指 武王 伐 纣 之事。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國語辭典》:花朝节(花朝節)  拼音:huā zhāo jié
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生日。也称为「花朝」。
《漢語大詞典》:秦璧
指 和氏 璧。 秦昭王 曾致书 赵惠文王 愿以十五城易之,故名。 唐 韦嗣立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 魏 珠能烛乘, 秦 璧许连城。”参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语辞典》:昭和  拼音:zhāo hé
日本裕仁天皇的年号(西元1926~1989)。大正十五年(1926),大正天皇去世,太子裕仁亲王践祚,改元为昭和,即为昭和天皇。昭和在位时间甚长,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重建,昭和六十四年(1989)病逝,日本改年号为平成。
《国语辞典》:望朔  拼音:wàng shuò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朔指农历每月初一与十五。如:「奶奶在每月的望朔都吃素。」
《漢語大詞典》:还璧(還璧)
(1).归还玉璧。 战国 时, 秦昭王 以强凌弱,声称以十五城换 赵国 新得到的 和氏 璧。 蔺相如 奉璧入 秦 , 秦王 得璧之后,无意践诺。 蔺相如 智赚 秦昭王 ,使 和氏 璧归还 赵国 。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 楚后 让盟, 秦君 还璧。”
(2).敬辞。称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王三老 道:‘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还璧。’” 明 李贽 《答李惟清书》:“若留阿堵於囊中,或有旅次之虞,怀资之恐,重为兄忧,未可知矣。幸察余之真诚,使得还璧。”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三回:“小人只説自家命好,撞着了太岁,所以留在身边,不曾送来还璧。”
《漢語大詞典》:法腊(法臘)
佛教语。比丘自出家始,每年夏季三月(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安居坐禅,称为夏腊。后因以“法腊”称比丘受戒的年数。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兴福传三·后晋东京相国寺遵诲:“﹝ 遵诲 ﹞享寿七十一,法腊五十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义浄 ﹞ 先天 二年卒,春秋七十九,法腊五十九。”参见“ 法岁 ”。
《漢語大詞典》:法岁(法歲)
佛教语。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 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
《国语辞典》:弱笄  拼音:ruò jī
女子十五岁时,聚发插笄,称为「弱笄」。表示已成年。
《国语辞典》:上鬟  拼音:shàng huán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时,把原本披垂的头发挽上去,并插上簪子,表示已经成人待嫁了,称为「上鬟」。唐。蒋防《霍小玉传》:「此钗,吾所作也。昔岁霍王小女,将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万钱。」《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共捧簪珥,促令上鬟。」
《漢語大詞典》:笄岁(笄歲)
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漢語大詞典》:晦望
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后汉书·祭祀志下:“自 雒阳 诸陵至 灵帝 ,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腊及四时祠。”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孤子承奉今上,如事先朝,夙宵恭谨,散心云日,晦望表驛,相从 江 衢。” 北魏 高允 《鹿苑赋》:“尽敬恭于灵寺,遵晦望而致謁。”
《國語辭典》:路线(路線)  拼音:lù xiàn
1.路径,通常指表现在地图上的道路。如:「公车路线」、「你对这条路线熟不熟悉?」
2.比喻做事的门径。如:「他向来坚持稳健、有信用的企业发展路线,不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