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本罪
非刑
受刑
责状
威强
薄刑
礼刑
黥配
问军
国刑
污潴
黥劓
徒刑
修刑
赦免
《漢語大詞典》:本罪
(1).原来的刑罚。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令天下繫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减本罪一等,其餘赎罪输作各有差。”
(2).本人罪行。《唐律·名例·共犯罪本罪别》:“诸共犯罪而本罪别者,虽相因为首从,其罪各依本律首从论。” 长孙无忌 等疏议:“虽是共犯,而本罪各别。”
《漢語大詞典》:非刑
(1).不合刑律。左传·襄公六年:“同罪异罚,非刑也。”
(2).在法律规定之外施行的残酷的肉体刑罚。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实不曾为盗,你们非刑吊拷,务要我招认。”《醉醒石》第八回:“ 王抚 便将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十五章:“在 渣滓洞 对 江姐 进行非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
《國語辭典》:受刑  拼音:shòu xíng
遭受刑罚。《晋书。卷三○。刑法志》:「受刑者转广,而为非者日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若有翻悔,就在台州府堂上受刑。」
《漢語大詞典》:责状(責狀)
(1).具结。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大丞相判李淳娘供状:“应干人责状并放监, 萧章 具礼成亲。”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三折:“责状人 完颜阿可 ,见年六十岁,无疾病。”
(2).施行刑罚。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谬误:“有编民犯法当杖脊,吏受賕,与之约曰:‘今见尹,必付我责状,汝第呼号自辩,我与汝分此罪,汝决杖,我亦决杖。’既而 包 引囚问毕,果付吏责状。”
《漢語大詞典》:威强(威彊)
亦作“ 威彊 ”。威力(包括武力、刑罚等)。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名:一曰威强……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荀子·富国:“威强足以捶笞之。”后汉书·杜林传论:“夫威彊以自御,力损则身危。” 明 张居正 《杂著·三代至秦》:“ 高 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其治主於威强。”
《漢語大詞典》:薄刑
(1).轻罪;轻刑。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繫。”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后汉书·鲁恭传:“初, 和帝 末,下令麦秋得案验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
(2).减损刑罚;不以刑罚为重。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诸侯始封,爵土相随者何?君子重德薄刑,赏宜从重。”
《漢語大詞典》:礼刑(禮刑)
(1).谓使刑罚合乎礼法。 汉 崔駰 《大理箴》:“ 子罕 礼刑, 卫 人释艰。”
(2).礼仪与刑罚。 晋 潘尼 《乘舆箴》:“忠信之薄,礼刑实滋。”
《漢語大詞典》:黥配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宋 王铚 默记卷上:“居民 繁用 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 茂实 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下:“ 淳熙 十一年, 溧阳 仓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
《漢語大詞典》:问军(問軍)
充军。古代刑罚之一。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问军发配在 镇江府 ,成其恩爱,夫妻二人开药店。”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大光禄牌坊》:“时有口号曰:‘大中丞完子就问军,大光禄烧得光秃秃。’问军之謡已验。”
分類:充军刑罚
《漢語大詞典》:国刑(國刑)
(1).城中施行的刑罚。周礼·秋官·大司寇:“五曰国刑,上愿纠暴。” 孙诒让 正义:“国,城中也。此国刑亦谓城郭中廛里之刑也。”
(2).国家的刑律。《周书·独孤信传》:“边将董戎,龚行天罚,丧师败绩,国刑无捨。”
《漢語大詞典》:污潴(汙瀦)
亦作“ 污潴 ”。亦作“污瀦”。亦作“汚瀦”。 积水的洼地。 唐 薛能 《秋雨》诗:“有形皆霢霂,无地不污瀦。”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钱塘老僧》:“吾乡羣蛙之受钓,发端自汝。今污瀦所产,万计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将招业报。”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有的又跑到碧绿的汚潴边上去考察,就说水是色清而有臭。”
亦作“ 污潴 ”。亦作“污瀦”。亦作“汚瀦”。 即污池。古代一种严厉的刑罚。《晋书·刑法志》:“至於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濬:“毁 劭 东宫所住斋,污瀦其处。” 唐 陆贽 《论替换李楚琳状》:“按以典法,是宜污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府前后遭变:“ 英燿 躬为大逆,恶踰 商臣 ,只宜污瀦其宫。”参见“ 污池 ”。
见“ 污瀦 ”。
《漢語大詞典》:污池
亦作“污池”。 水池。晏子春秋·谏下十四:“今君穷臺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是犹舍邻之医,而求 俞跗 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罗汉污池木》:“ 饶州 城内 永寧寺 东廊, 罗汉 泗洲 两院相邻。其外有污池,方阔三四丈,深不能三尺。”
亦作“污池”。 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汉书·翟义传:“ 莽 尽坏 义 宅第,污池之。”汉书·王莽传上:“后谋反者,皆污池云。”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太公坟壠,将有污池之祸;夫人弱小,将有灭族之变。”
《漢語大詞典》:黥劓
(1).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劓,割其鼻。战国策·秦策一:“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高诱 注:“刻其顙,以墨实其中曰黥;截其鼻曰劓也。”汉书·贡禹传:“故黥劓而髠钳者,犹復攘臂为政於世。”
(2).指毁坏。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栖霞:“上下左右,鳞次而櫛比之巖石颇佳,尽刻佛象,与 杭州 飞来峯 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
《國語辭典》:徒刑  拼音:tú xíng
对犯人依法监禁,并令其服法定的劳役。法律上分为有期、无期两种。
《漢語大詞典》:修刑
执行刑罚。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國語辭典》:赦免  拼音:shè miǎn
免除罪犯应得的刑罚。《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三国演义》第二回:「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