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事律
(1).谓依据法律行事。管子·君臣上:“吏嗇夫尽有訾程事律。” 尹知章 注:“訾,限也;程,准也。事律,谓每事据律而行也。”
(2).指 汉 时于 秦 律之外所增有关赋役方面的法律。
《國語辭典》:体宪(體憲)  拼音:tǐ xiàn
取法,作为规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雅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分類:依据取法
《国语辞典》:没把柄(没把柄)  拼音:méi bǎ bǐng
没依据、没道理。《通俗编。器用》引《草木子》:「文及翁作雪词,嘲贾似道云,没把没鼻,霎时间做出谩天谩地,按:『把』犹言『柄』,『鼻』犹言『纽』,以器为喻也。又按:今人有『没把柄』之语。」
《国语辞典》:平等权(平等权)  拼音:píng děng quán
依据《宪法》及大法官解释的精神,人民无分性别、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皆有实质平等的权利。
《漢語大詞典》:运单(運單)
托运人托运货物时填写的单据。是运输部门承运货物的依据。
《漢語大詞典》:霸柄
犹把柄。喻指凭借或依据。 明 唐顺之 《答吕沃州书》:“兄云暂时寧静,若有端倪,恍惚转移,復离本体,自非兄之恳心真实,直从心源上着工夫,不能为此言。然兄自谓未得霸柄入手者,正恐其病亦坐乎此。”
《國語辭典》:母法  拼音:mǔ fǎ
被奉为模范的法律。相对于子法而言,子法即从母法出。
《國語辭典》:脚本(腳本)  拼音:jiǎo běn
戏曲或电影的底稿。《红楼梦》第二三回:「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脚本买了许多来。」
《漢語大詞典》:原着(原著)
著作的原本,翻译、改写、删节等所依据的著作。 柯岩 《天涯何处无芳草》二:“我顿了一下,也笑了,很有礼貌地问她:‘作为一个小说原作者,你满意电影不?影片忠实于原著吗?’”
《國語辭典》:原型  拼音:yuán xíng
1.一事物最初或最原始的模式。文学上常用来称某故事的原始型态。也称为「基本型态」、「基型」。
2.雕刻家以蜡、黏土或油土塑造首次模型,然后以石或木等材料进行雕刻制作的模型,称为「原型」。
3.在电脑动画的创作领域,原型的设计极为重要。又称为Prototype。Prototype具有几种特性:一个问题一个原型,原型是用来验證、用来说服他人。原型通常作为技能操作的介面,包含过场动画或动画特效。
《漢語大詞典》:援附
(1).谓引用依据的某事或某文。 明 张居正 《请重修〈大明会典〉疏》:“凡百有司,艰於考据,诸所援附,鲜有定画。”
(2).亦作“ 援傅 ”。依附。 清 顾炎武 《与卢某书》:“尚书当日足跡从未至 吴 ,既非 吴 人,又非 吴 官,为子孙者欲立家祠,自当别剏一室,特奉一主,而偪处异姓之卑官,援附无名之血食,於义何居。”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 夏后 兴,母系始絶,往往以官、字、謚、邑为氏……及 汉 魏 世守其牒,则时以门资勋伐援傅。要其大体,未尝凌襍也。”
《國語辭典》:因果报应(因果報應)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谓生死轮回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因果关系。一切有意志的行为,不论善恶或中性,都必导致未来世的乐、苦或中性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换言之,一切众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在未解脱之前,永不休止。
《漢語大詞典》:肢势(肢勢)
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漢語大詞典》:望空捉影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祇凭数句之话,望空捉影,以陷臣罪。”
《國語辭典》:望风捕影(望風捕影)  拼音:wàng fēng bǔ yǐng
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凭空臆测。《三侠五义》第一一○回:「怎么能彀身临其境,将水寨内探访明白,方好行事;似这等望风捕影,实在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