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甲  拼音:sān jiǎ
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所分的一甲、二甲、三甲等三个等级。《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八年,……进士始分三甲。」
《漢語大詞典》:三壬
术数家语。言人腹部有三壬,乃长寿之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鼻无梁柱,脚无天根,背无三甲,腹无三壬,此皆不寿之验。” 唐 刘禹锡 《乐天是月长斋遂为联句》诗:“鉴容称 四皓 ,捫腹有三壬。” 宋 陆游 《冬日感兴十韵》:“梦魂来二竪,相法欠三壬。”
《漢語大詞典》:策高足
谓乘上等快马疾驰。高足, 汉 代驿传设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马匹,高足为上等。《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李善 注:“高,上也。”参阅汉书·高帝纪下“乘传诣 雒阳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说。
《漢語大詞典》:下孰
丰收的年成,按其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三等。孰,丰年。《汉书·食货志下》:“是故善平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餘四百石;中孰自三,餘三百石;下孰自倍,餘百石。”
《漢語大詞典》:上大夫
为 中国 古代的官阶之一。 周 王室及各诸侯国的官阶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爵禄旂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齐宣王 褒儒尊学, 孟軻 、 淳于髡 之徒受上大夫禄,不任职而论国事。”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隋书·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2).指三次察讯。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3).谓击刺三次。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漢語大詞典》:下甲
金 代, 女直 进士考试,殿试成绩的第三等。金史·选举志二:“ 女直 进士。 大定 十三年,皆除教授。二十二年,上甲第二第三人初除上簿,中甲则除中簿,下甲则除下簿。”
《國語辭典》:三流  拼音:sān liú
比喻层次较低的。如:「这个三流笑话很低俗,不适合在公开场所谈论。」
《漢語大詞典》:小饥(小饑)
粮食小歉收。 战国 魏 李悝 平籴法把歉收分为大饥、中饥、小饥三等。汉书·食货志上:“小饥则收百石……小饥则发小孰之所敛,而糶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平岁百亩之收,收百五十石,今小饥收百石,收三分之二也。”
《漢語大詞典》:三类(三類)
(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 杜预 注:“风、雅、颂。” 孔颖达 疏:“《风》《雅》《颂》,其类各别。知‘三类’是《风》《雅》《颂》也。”
(2).三项;三种。宋史·选举志六:“ 文彦博 又奏:唐六典所载,以德行、才用、劳效三类察在选之士,参辨能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星有三类:一、经星,北极谓之长;二、舍星,大火谓之长;三、行星,辰星谓之长。故皆谓之辰。”
(3).第三等,下等。如:三类田、三类苗。
《漢語大詞典》:优校(優校)
宋 代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内舍生考校成绩获得优等,称优校。优校生经舍试即可任官。 宋 叶适 《陈民表墓志铭》:“初,君戒其子曰:‘昔人患进士浮靡,议罢之……今靡岁月,捐父母,弃室家,以争优校,可乎?’”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成均旧规》:“如内舍优校人,又中上舍试优等,以优中优,皆是释褐,不拘名数,先赐进士出身。” 元 李有 《古杭杂记》:“ 易祓 , 潭州 人,以优校为前廊。久不归,妻作《一剪梅》词寄云。”
《国语辞典》:三亲等(三亲等)  拼音:sān qīn děng
亲等的计算,有三等级的隔离者,称为「三亲等」。例如曾祖父对于己身,为直系血亲尊亲属的三亲等;曾孙、曾孙妇、曾孙女,为直系血亲卑亲属的三亲等,伯叔父母则为旁系血亲尊亲属的三亲等;侄及侄女,则为旁系血亲卑亲属的三亲等。
《漢語大詞典》:荐任官(薦任官)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第三等的文官,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國語辭典》:录科(錄科)  拼音:lù kē
清代科举制度,生员欲乡试前,先由学政预行科试,录取优异者;并荐举者,造录名册,送入科场,称为「录科」。《儒林外史》第七回:「次年录科,又取了第一。」
三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为本,密宗三等。」(参见:三平等)。【又】诸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三事平等也。俱舍论二十七曰:「由三事故诸佛皆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辩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三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等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俱舍论所说。有有寻有伺等之三与空等之三。(参见: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三昧,新作三三摩地,译曰三等持:一空等持,二无相等持,三无愿等持。(参见:三三昧)。【又】更有一种三等持,一有寻有伺等持,二无寻唯伺等持,三无寻无伺等持。(参见:三摩地)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藏法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