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61,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龙吟
龙吟
龙鱼
龙智
龙种
龙舟
龙辀雷驾
陆士龙(又作:云间士龙 云间陆士龙)
南阳龙奋
盘龙求鹅灸
批龙麟
潜龙
青龙白虎车
群龙
鱼龙舞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长笛赋〉~822~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典故

《全唐诗》卷六百五十四〈题笙〉
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好将宫徵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典故

《山海经·海外西经》
「龙鱼陵居在其此,状如狸(当作鲤)。一曰虾。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晋·郭璞《图赞》:「龙鱼一角,似鲤居陵,俟时而出,神灵攸乘,飞骛九城,乘云上升。」
《词源》
《词源》,页二五一:「传柑:北宋时上元夜于宫中宴近臣,贵戚宫人得以黄柑相遗,谓之传柑。」

例句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李繁时为随州刺史。宰相泌之子也)

典故
龙智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知,音智。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刘恒(汉文帝)
 
薄姬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馀不得幸。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例句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李商隐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 李商隐 鄠杜马上念汉书一云五陵怀古

典故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杨广)·大业元年〉~63~
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蔑。舳舻相接,二百馀里。
《隋遗录》
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舟前为舞台,台上垂蔽日帘,帘即蒲泽国所进,以负山蛟睫幼莲根丝贯小珠间睫编成,虽晓日激射,而光不能透。
典故
龙辀雷驾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君〉~74~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佪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汉·王逸注:「辀,车辕也。言日以龙为车辕,乘雷而行,以云为旌旗,委蛇而长。」
典故 
日下鸣鹤
 
陆士龙
 
陆云
 
云间士龙
 
云间陆士龙
 
云间陆生

相关人物
荀隐
 
陆云

参考典故
二陆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789~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閒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弩彊,是以发迟。」张乃抚掌大笑。

简释

云间陆士龙:指有才华者。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将辞邺下刘公斡,却见云间陆士龙。”


例句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 李商隐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 李郢 小石上见亡友题处

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韩翃 宴杨驸马山池

典故
南阳龙奋


《昭明文选》卷三〈赋乙·京都中·东京赋〉~02~
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三国吴·薛综注:「白水,谓南阳白水县也,世祖所起之处也。」
典故
盘龙求鹅灸


《晋书》卷八十五〈刘毅列传〉~22~
初,江州刺史庾悦,隆安中为司徒长史,曾至京口。毅时甚屯窭,先就府借东堂与亲故出射。而悦后与僚佐径来诣堂,毅告之曰:「毅辈屯否之人,合一射甚难。君于诸堂并可,望以今日见让。」悦不许。射者皆散,唯毅留射如故。既而悦食鹅,毅求其馀,悦又不答,毅常衔之。义熙中,故夺悦豫章,解其军府,使人微示其旨,悦忿惧而死。毅之褊躁如此。
典故
批龙麟

相关人物
燕太子丹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28~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柰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典故

《周易》卷一《乾卦》
「潜龙勿用。」唐·孔颖达疏:「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气,起于建子之月,阴气始盛,阳气潜在地下,故言,初九,潜龙也。此自然之象。圣人作法言,于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于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例句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杜甫 送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典故
青龙白虎车

相关人物
沈羲


《神仙传》卷八《沈羲》
沈羲者,吴郡人。学道于蜀中,但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不知服药物。功德感天,天神识之,羲与妻贾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道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者皆数十骑,皆朱衣,仗矛带剑,辉赫满道。……骑人曰:「羲有功于民,心不忘道。……年寿将尽。黄老今遣仙官来下迎之。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是也。度世君司马生,青龙车是也。迎使者徐福,白虎车是也。」须臾有三仙人羽衣持节,以白玉简青玉介丹玉字授羲,羲不能识。遂载羲升天。

例句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李白 早望海霞边

典故
相关人物
郎顗


《周易》卷一《乾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传》
顗又上书荐黄琼、李固,并陈消灾之术曰:「……昔唐尧在上,群龙为用。」唐·李贤注:「群龙喻贤臣也。郑玄注《易·乾卦》云:『爻皆体乾,群龙之象。』舜既受禅,禹与稷、契、咎繇之属并在朝。」

例句

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典故
然犀矶渚
 
照水然犀
 
犀渚
 
鱼龙舞


《异苑》卷七
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
《國語辭典》:龙吟(龍吟)  拼音:lóng yín
1.龙的鸣声。如:「龙吟虎啸」。
2.笛声。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3.古人创作的琴曲作品。《北齐书。卷二九。郑述祖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
《漢語大詞典》:龙鱼(龍魚)
(1).即龙鲤。一说指鲵鱼,人鱼。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貍。一曰鰕。” 郭璞 注:“或曰:龙鱼似貍,一角。” 郝懿行 笺疏:“龙鱼, 郭氏 《江赋》作龙鲤, 张衡 《思玄赋》仍作龙鱼……貍当为鲤,字之譌。” 袁珂 校注:“龙鱼,疑即《海内北经》所记陵鱼,盖均神话传説中人鱼之类也。”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鵠。” 元 吕诚 《南海口号》之二:“船来争市龙鱼鮓,客至先需荔子盘。”参见“ 龙鲤 ”。
(2).古国名。文选·张衡〈思玄赋〉:“超 轩辕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龙鱼 。” 张铣 注:“ 轩辕 、 汪氏 、 龙鱼 ,皆国名。”
(3).道教符箓。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龙鱼字 暘谷 传书,蝌蚪文传桑授道。”
《漢語大詞典》:龙鲤(龍鯉)
指穿山甲。又称鲮鲤。文选·郭璞〈江赋〉:“龙鲤一角,奇鶬九头。” 李善 注:“山海经曰:‘龙鲤陵居,其状如鲤。’或曰:‘龙鱼一角也。’”按,今本山海经·海外西经作“龙鱼”,《海内北经》作“陵鱼”。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鲮鲤
《國語辭典》:龙种(龍種)  拼音:lóng zhǒng
1.帝王的子孙。唐。杜甫〈哀王孙〉诗:「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2.骏马、良马。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五:「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國語辭典》:龙舟(龍舟)  拼音:lóng zhōu
1.刻饰成龙形的船。多在端午节用来举行龙舟大赛。也称为「龙船」。
2.天子所乘坐的船。《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御龙舟,幸江都。」
《漢語大詞典》:小陆(小陸)
晋 陆云 与兄 机 俱有文名,世称 云 为 小陆 。后以喻善文者。 唐 杜甫 《答郑十七郎一绝》:“把文惊 小陆 ,好客见 当时 。” 清 宋琬 《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孝友 元方 著,文章 小陆 偏。”
分類:陆云文名
《國語辭典》:潜龙(潛龍)  拼音:qián lóng
潜伏隐藏的龙。比喻隐而未显的圣人或遭时不遇的英雄。《易经。乾卦。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
《漢語大詞典》:群龙(羣龍)
(1).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 唐尧 在上,羣龙为用; 文 武 创德, 周 召 作辅。” 李贤 注:“羣龙,喻贤臣也。”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 羣龙无首 ”。
(2).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羣龙,喻羣圣也。自 伏羲 下讫 孔子 。”
分類:贤臣应劭
《國語辭典》:群龙无首(群龍無首)  拼音:qún lóng wú shǒu
本指群贤俱兴之际,切勿强出头当领袖。语本《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后转喻为一群人之中缺少领袖。如:「现在公司群龙无首,秩序紊乱,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阁试》:「庚戌以隔房取中,指摘纷纷,上意大疑,以故屡请不报。至丙辰而群龙无首,文坛丧气,不至骈诛者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