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0,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鼓
旗鼓
鼓枻
一鼓
鼓钟
伐鼓
鼓腹
鼓琴
鼓之
叠鼓
打鼓
铜鼓
社鼓
鼍鼓
挝鼓
《國語辭典》:金鼓  拼音:jīn gǔ
古时作战壮声势的器具。击鼓则表示进军,鸣金则示意收兵。《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族居递奏,金鼓迭起。」
分類:金鼓金和
《國語辭典》:旗鼓  拼音:qí gǔ
1.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战,夺左贤王旗鼓。」
2.使枪棍的架式。《水浒传》第二回:「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员外道:『使旗来。』杨官人使了个旗鼓。」
《國語辭典》:鼓枻  拼音:gǔ yì
摇桨行船。《楚辞。屈原。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分類:划桨泛舟
《漢語大詞典》:一鼓
(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晋 赵鞅 、 荀寅 帅师城 汝 滨,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孔子家语·正论解》:“ 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 王肃 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晋书·温峤传:“ 峻 ( 苏峻 )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操 若攻将军, 宫 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 操 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一鼓打下 太原 ,不令敌人跑掉一个!”参见“ 一鼓作气 ”。
《國語辭典》:鼓钟(鼓鍾)  拼音:gǔ zhō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鼓钟,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国语辞典》:伐鼓  拼音:fā gǔ
击鼓,指出兵征讨。《诗经。小雅。采芑》:「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汉。班固〈两都赋〉:「骈部曲,列校队,勒三军,誓将师。然后举烽伐鼓,申令三驱。」
《國語辭典》:鼓腹  拼音:gǔ fù
1.饱食而閒暇无事。《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居民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2.击腹代鼓,以应歌节。《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伍子胥……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
《國語辭典》:鼓琴  拼音:gǔ qín
弹琴。《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分類:鼓琴弹琴
《骈字类编》:鼓之
易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傅孟子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左 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翙请见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乎卿云歌鼚乎鼓之轩 舞之
分类:鼓之
《漢語大詞典》:叠鼓(疊鼓,曡鼓)
亦作“迭鼓”。
(1).小击鼓;急击鼓。《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 李善 注:“小击鼓谓之叠。”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之三:“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宋 范成大 《晚潮》诗:“东风吹雨晚潮生,迭鼓催船镜里行。”
(2).指击鼓声。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霏霏落雪看收麪,隐隐叠鼓闻舂糠。”《宋史·乐志十六》:“叠鼓鸣鼉,更问夜如何?”
曡鼓:重迭的鼓声。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朱网龕鬖丞相车,晓随曡鼓朝天去。” 宋 欧阳修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诗:“曡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國語辭典》:打鼓  拼音:dǎ gǔ
1.敲鼓。如:「大街上打鼓奏乐,非常热闹。」
2.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如:「他为了这件事,心里直打鼓。」
《國語辭典》:铜鼓(銅鼓)  拼音:tóng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用铜铸成的鼓,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鼓身多半有精致的纹饰。此种打击乐器流行于广西、广东、云贵、湖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
《國語辭典》:社鼓  拼音:shè gǔ
古代祭神时打的鼓。宋。辛弃疾 永遇乐。千古江山词:「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國語辭典》:鼍鼓(鼉鼓)  拼音:tuó gǔ
用鼍皮制成的鼓。《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矇瞍奏公。」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漢語大詞典》:挝鼓(撾鼓)
(1).击鼓。 唐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诗:“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清 陈维嵩 《水龙吟·江行望秣陵作》词:“何处廻颿挝鼓,更玉笛数声哀怨。”
(2).特指击登闻鼓。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今畿甸之民,州县一不得其情,则之臺之省,以至挝鼓,必彻而后已。”参见“ 登闻鼓 ”。
《國語辭典》:登闻鼓(登聞鼓)  拼音:dēng wén gǔ
古代于朝堂外悬蕔,百姓若有谏议或冤屈要上达,即可击鼓以申。《晋书。卷三。武帝纪》:「西平人曲路伐登闻鼓,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任从他贼丑生,百般家著智能,遍衙门告不成,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