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1,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黛色
青衣
皂盖
泼墨
翠黛
黄牛
白黑
玄珠
墨绶
玄武
粉蝶
蟪蛄
皂帽
染衣
白鹇
《漢語大詞典》:黛色
青黑色。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南朝 梁 何逊 刘绮 《照水联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辉。”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着,空际灰蒙蒙。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漢語大詞典》:皂盖(皂蓋)
亦作“皁盖”。 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后汉书·舆服志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轓。” 唐 白居易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溘然而毙不能忘情题二十韵》:“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皂盖春行日,驪驹晓从时。”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头上打一轮皁盖,马前列两行朱衣。” 清 曹寅 《雨阻不得入城和梅岑》诗:“期君舟楫外,皁盖岂难擎。”
分類:官员黑色
《國語辭典》:泼墨(潑墨)  拼音:pō mò
一种中国山水画的画法。用笔蘸水著墨在画纸上,大片洒泼,将所描绘的物体形象表现于画纸。如:「泼墨山水」。
《國語辭典》:翠黛  拼音:cuì dài
1.黛色深青,古人用来画眉,故称眉为「翠黛」。唐。秦韬玉 咏手诗:「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唐。王贞白〈折杨柳〉诗三首之三:「征人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2.比喻美女。唐。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3.形容远山的颜色。唐。李绅〈入淮至盱眙〉诗:「山凝翠黛孤峰回,淮起银花五两高。」
《國語辭典》:黄牛(黃牛)  拼音:huáng niú
1.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因其毛多呈黄色,故称为「黄牛」。
2.一种专门在车站或戏院等处垄断票据,再以高价售出而从中获利的人。如:「警方大力扫荡黄牛,以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3.替人贿赂关说而牟取利益的人。如:「司法黄牛」。
4.爽约,说话不算话。如:「这回原谅你,下次再黄牛的话,我就不理你了!」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國語辭典》:玄珠  拼音:xuán zhū
1.黑色的珠子。《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2.比喻道的本体。《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
《漢語大詞典》:墨绶(墨綬)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綬”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宋 司马光 《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綬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國語辭典》:玄武  拼音:xuán wǔ
1.北方的神,即今道教所奉祀的真武大帝,宋代因避讳改玄为真。又因其居北方,北方属水,故一说为水神。《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唐。章怀太子。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2.星座名。由位于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组成。即今西洋的人马、宝瓶、摩羯等星座。
《國語辭典》:粉蝶  拼音:fěn dié
动物名。鳞翅目粉蝶科。成虫多为白、黄、橙色,喜爱十字花科植物,常产卵于菜叶反面,以叶片为食。最常见者为白粉蝶,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他尚有小巧美丽的黄蝶,及华贵的红衽蝶等。幼虫青绿而细长,为农业害虫。
《國語辭典》:蟪蛄  拼音:huì gū
动物名。蝉类。吻长,体短。色黄绿,有黑白条纹,翅膀有黑斑。雄体腹部有鸣器,声音响亮。
《漢語大詞典》:皂帽
亦作“皁帽”。 黑色帽子。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常著皁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 唐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 张翰 ,皁帽应兼似 管寧 。”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四六:“清明一片 龙泉 水,皂帽青衫发古情。”
分類:黑色帽子
《漢語大詞典》:染衣
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徒云:‘凡薙髮染衣,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参见“ 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缁衣。南史·刘之遴传:“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为诗嘲之曰:‘《传》闻 伏不鬭 ,化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乱,遂披染服,时人笑之。”
分類:缁衣
《國語辭典》:白鹇(白鷳)  拼音:bái xián
动物名。鸟纲鸡形目雉科。不善飞行,而善走路。除头部蓝褐色外,背上、翅膀、尾巴皆为纯白色羽毛。且每片羽毛的两边,都有斜入的黑色纹路,细致而精巧。是一种美丽的家禽,产于中国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