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昏迷  拼音:hūn mí
1.思绪昏乱迷惘。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觉神思昏迷,伏几而卧。」
2.愚昧不明事理。《文选。张协。杂诗》:「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赵王一向昏迷,惟郭开之言是听。」
3.沉迷。《英烈传》第一回:「顺帝那里晓得,只在深宫昏迷酒色,并不知外边灾异若何。」
4.失去知觉、意识。《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心腹搅痛,时复昏迷。」《红楼梦》第六九回:「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过去。」
《國語辭典》:明暗  拼音:míng àn
物体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觉才造成视觉上的立体感。如:「这屋子的采光不错,明暗适中。」
《國語辭典》:天黑  拼音:tiān hēi
天色暗黑。《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少爷一早上制台衙门去了,总得天黑才回,大人有什么事商量,明天再说罢。」
《國語辭典》:黯黮  拼音:àn tǎn
昏暗不明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漢語大詞典》:沈阴(沈陰)
亦作“沉阴”。
(1).谓积云久阴。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蔡邕 《月令章句》:“阴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加以涉旬日,迫季秋,天光沉阴,左右无色。” 宋 王安石 《酬微之梅暑新句》诗:“当此沉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明史·刘大夏传:“ 南京 、 凤阳 大风拔树, 河南 、 湖广 大水,京师苦雨沉阴。”
(2).阴暗;阴沉。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地下沉阴兮受气匪和,太阳不周兮殖物匪嘉。”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诗:“濩落因寒甚,沉阴与病偕。”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五:“沉阴多肃杀,摧气摇松柏。”
(3).借指黑暗统治。 郭沫若 《蜩螗集·北上纪行》诗:“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
(4).指地下。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 注:“沉阴,言在地下也。”
《國語辭典》:昏乱(昏亂)  拼音:hūn luàn
1.神智错乱迷惘。《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文选。扬雄。甘泉赋》:「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
2.昏味暴虐,不明治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
3.时代黑暗,社会混乱。《老子》第一六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庄子。渔父》:「廷无忠臣,国家昏乱。」
《漢語大詞典》:愚暗
亦作“ 愚闇 ”。亦作“ 愚黯 ”。
(1).愚钝而不明事理。《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勾践 愚黯,亲欲为贼。”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弟以造下行营三座,决然可以制贼而诸将尚不能用之,所谓或执拗不肯相听,或愚闇不能相听,此亦其一节也。”清史稿·巴布海传:“ 巴布海 闻上,上责其愚黯。” 李大钊 《青年与农村》:“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
(2).指愚昧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此盖愚暗之局谈,非达者之用怀也。”
(3).愚昧黑暗。 李大钊 《列宁》:“他们自己家庭生活的甘美和那呻吟在帝王虐政下万家生活的愚暗与不幸,恰是一个绝好的对照。”
《國語辭典》:腐败(腐敗)  拼音:fǔ bài
1.腐烂败坏。《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2.思想行为颓丧不振。如:「他因结交恶友,生活日趋腐败堕落。」
3.政治腐化,社会风气败坏。《文明小史》第四七回:「诸事文明,断非中国腐败可比。」
《漢語大詞典》:厚夜
(1).长夜。喻不明之境。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建灵幢於厚夜,珠饰年深;悬法鼓於迷津,规模岁远。” 唐 皇甫湜 《送孙生序》:“ 孙生 天与之觉,独晓然於厚夜,聪然於大醉,发奋而著书。”
(2).长夜。喻人死后永埋地下,处黑暗中,如漫漫长夜。左传·襄公十三年“唯是春秋窀穸之事” 晋 杜预 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如长夜……长夜谓葬埋。” 孔颖达 疏:“长夜者,言夜不復明,死不復生,故长夜谓葬埋。” 唐 王缙 《玄宗大明皇帝哀册文》:“厚夜兮藏昼,终天兮戢辉。”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紫书忽降於重霄,密印荣加於厚夜。”参见“ 窀穸 ”。
《國語辭典》:窀穸  拼音:zhūn xì
墓穴。《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死者悲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将军已去,怅大树之飘零;名士高谈,谋先人之窀穸。」
《漢語大詞典》:昏冥
(1).昏暗;昏黑。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时亦昏冥,遂上楼,与妇人栖宿。”魏书·序纪序:“南迁大泽,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媪﹞遂入林去,移时始来。途已昏冥,遂与偕行。”
(2).指黑暗的地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南復闢一洞,甚宏,有门有奥。奥西上则深入昏冥。”
(3).谓昏然无知,沉醉。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於外也固不暇,尚何麴蘖之托而昏冥之逃也。”
《漢語大詞典》:末劫
(1).佛教语。谓末法之劫。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八:“ 庆历 中, 齐州 言:有僧 如因 ,妖妄惑人,輒称正法一千年一劫,像法一千年一劫,末法一千年一劫。今像法已九百六十年,才餘四十年即是末劫,当饥饉、疾疫、刀兵云云……僧録司奏:正法、像法、三灾劫等,悉出大藏经论。”
(2).借指黑暗的世道。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今日个秀才每遭逢着末劫,有那等刀笔吏入省登臺,屠沽子封侯建节。”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劫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 ,堂下人翻居堂上。”参见“ 末法 ”。
《國語辭典》:末法  拼音:mò fǎ
佛教用语。指佛法流传的最后时段。对这时期佛教现象描述,时间的计算、长短,不同经典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在唯识宗的描述,这时期佛教只剩教法,既无人修行,也无人證悟。时限约在佛灭两千岁后的一万年之间。《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然佛所说,我灭度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义如此。」
《國語辭典》:昏昧  拼音:hūn mèi
1.光线昏暗不明。《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贫道见燕、齐、韩、魏,将星昏昧。」
2.神智模糊不清。如:「昨天一整夜没睡,所以现在精神昏昧,错误百出。」
3.昏庸愚昧,不明事理。如:「这位老先生年纪大了,处理事情越来越昏昧独断了。」也作「昏愚」。
4.时代黑暗,政治腐败。晋。潘岳萤火赋〉:「犹贤哲之处时,时昏昧而道明。」
《國語辭典》:昏庸  拼音:hūn yōng
昏昧平庸。宋。苏轼〈思子台赋〉:「彼昏庸者固不足告也,吾将以为明王之龟策。」《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日叫幕客叙了揭帖稿,取来灯下自己细看:『为特参昏庸不职之县令以肃官方事』。」
《漢語大詞典》:慧光
佛教语。谓能使一切明澈,破除黑暗的智慧之光。《无量寿经》卷下:“慧光明浄,超踰日月。” 宋 苏轼 《谢观音晴文》:“慧光照临,阴沴消復。”
《國語辭典》:黑甜乡(黑甜鄉)  拼音:hēi tián xiāng
梦乡。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笑他满朝朱紫贵,怎如我一枕黑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