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孙皓


《汉书》卷四十八《吴书·孙皓传》
「三年春正月晦,皓举大众出华里,皓母及妃妾皆行,东观令华覈等固争,乃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

例句

空糊赪坏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李商隐 览古

《漢語大詞典》:黄旗
(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宋 陆游 《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 、 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何样,銕锁横 江 未为固。”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軑,黄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軑,天子车也。朱邸, 明帝 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於帝宅,此谓 明帝 将即位之时瑞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紫葢凝而不散,黄旗鬱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漢語大詞典》:厢黄旗(廂黄旗)
镶黄旗。 清 代八旗之一。参见“ 八旗 ”。
分類:黄旗八旗
《國語辭典》:八旗  拼音:bā qí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八旗次序,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馀为下五旗。行军或行猎,则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馀为右翼。」
《漢語大詞典》:杏黄旗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水浒传》第七三回:“ 李逵 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西游记》第六八回:“既识字,怎么那城头上杏黄旗,明书三个大字,就不认得,却问是甚去处,何也?” 徐铸成 《报海旧闻·杰出的女报人》:“ 李逵 曾大吵 忠义堂 ,斧劈杏黄旗。”
(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封神演义》第四七回:“只见杏黄旗招展,黑虎上坐一道人。”
《漢語大詞典》:紫盖黄旗(紫蓋黄旗)
紫盖、黄旗,均指现于斗牛之间的云气,古代术士以为帝王符瑞。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以太常 顾雍 为丞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以尚书令 陈化 为太常……为郎中令使 魏 , 魏文帝 因酒酣,嘲问曰:‘ 吴 魏 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 化 对曰:‘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説紫盖黄旗,运在东南。’”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龙驤凤起,霸图存玉垒之云;紫盖黄旗,王迹著 金陵 之野。”
《國語辭典》:黄旗紫盖(黃旗紫蓋)  拼音:huáng qí zǐ gài
天子的瑞气。《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
《漢語大詞典》:引羊
古代祭祀进少牢(一羊一豕或只一羊)时行于黄旗前的羊。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卷十四:“凡祭进少牢,以黄旗前导,一羊居前,谓之引羊。”
《国语辞典》:毓贤(毓贤)  拼音:yù xián
人名。号佐臣,生卒年不详,清满州正黄旗人。光绪间任山东巡抚,极力排外教,奖励大刀会(即义和团)。后因教案屡起,调职山西,自称义和团统领,妄杀教士教民,为清廷招致庚子八国联军之祸,开议和约时,外人坚请严惩祸首,遂伏诛。
《漢語大詞典》:五麾
五方色之旗。即东方青旗,南方赤旗,中央黄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范宁 注:“麾,旌幡也。” 杨士勋 疏:“五麾者, 糜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
《国语辞典》:鳌拜(鳌拜)  拼音:áo bài
人名。(?~西元1669)姓瓜尔佳氏,满清镶黄旗人。因平李自成、张献忠有功,封一等公,官拜太师。康熙初立,受顾命辅政,后以擅权而被革职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