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3,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鹿聚
鹿藿
鹿后
鹿迒
借鹿
三鹿
食苹鹿
牵鹿
驼鹿
讼鹿
紫鹿
鹿撞
谷鹿
衡鹿
虎鹿
《漢語大詞典》:鹿聚
如鹿一样聚居。子华子·孔子赠:“太古之时,澹泊恬愉,鹿聚而麕居。”
分類:聚居
《國語辭典》:鹿藿  拼音:lù huò
植物名。豆科鹿藿属,多年生蔓性草本。茎与叶被褐色毛及红色腺点。叶互生,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黄色或淡紫色。荚果长椭圆形,熟时红褐色,内藏二枚黑色球形的种子。自生于山野及田泽间。也称为「饿马黄」。
分類:入药
《骈字类编》:鹿后(鹿后)
诗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疏凤象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见则天下大安宁
《漢語大詞典》:鹿迒
鹿的行迹。 清 钱谦益 《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一百十韵》:“冰坚扫狐踪,雪深埋鹿迒。” 钱曾 笺注引 刘熙 释名:“鹿兔之道曰亢。行不由正,亢陌山谷草野而过也。”
分類:行迹
《韵府拾遗 屋韵》:借鹿
刘永之诗邻屋分灯夜读书仙山借鹿春耕石
《骈字类编》:三鹿
魏志张既传注成公英降太祖太祖以为军师从行出猎有三鹿走至前公命英射之三发三中皆应弦而倒祷金史张仲轲传为中京留守尝大猎于北地围未合 曰我若有大位百步之内当获三鹿若止为公相获一而已于是不及百步连获三鹿
《漢語大詞典》:食苹鹿
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的人。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唐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一:“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但悦丰草美,寧知牢饌鲜。”参见“ 食苹 ”。
《漢語大詞典》:食苹
(1).亦作“ 食萍 ”、“ 食蓱 ”。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於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元帝 《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牀之鴈,更及 衡阳 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 隋 江总 《劳酒赋》:“乃遵执爵之典,爰降食苹之讌。”
(2).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南朝 宋 鲍照 《与伍侍郎别诗》:“民生如野鹿,知爱不知命……伤我慕类心,感尔食苹性。”
《韵府拾遗 屋韵》:牵鹿(牵鹿)
萧翼诗拄杖负书寻远寺倩童牵鹿渡深溪
《國語辭典》:驼鹿(駝鹿)  拼音:tuó lù
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具有似牛的蹄,雄鹿般分枝的角,骆驼一样的颈,以及驴一样的尾。也称为「四不像」。
《漢語大詞典》:讼鹿(訟鹿)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后以“讼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 宋 宋祁 《昼寝》诗:“梦柯向费论荣辱,讼鹿何烦竞有无。”
《漢語大詞典》:紫鹿
(1).古骏马名。
(2).古杂技名。晋书·乐志下:“於是除《高絚》《紫鹿》《跂行》《鳖食》《齐王捲衣》《笮儿》等乐,又减其廪。其后復《高絚》《紫鹿》焉。”
《漢語大詞典》:鹿撞
比喻心跳快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一餉时,闻裙履声,不觉心头鹿撞。”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 居 呆若木偶,细思前梦,歷歷不忘。而惝怳迷离,心头犹鹿撞不止。”
分類:心跳快速
《骈字类编》:谷鹿
豫章古今记谷鹿州在州城西南百步有一大桥
《漢語大詞典》:衡鹿
亦作“ 衡麓 ”。 官名。守护山林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孔颖达 疏:“周礼司徒之属,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说为古代的宰相。 章炳麟 《官制索隐》:“左传曰:‘山林之木,衡鹿守之。’鹿即麓也。衡麓在后世祇为虞衡之官,而古代正为宰相。如 伊尹 官阿衡,亦名保衡,犹是衡麓之故名也。”
《骈字类编》:虎鹿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二九○ 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