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面施罗
 
一面施鸟罗
 
一面置罗
 
一面开网
 
去三面罗
 
商王解网
  
恢恢网
 
汤祝飞尽
  
汤罟
  
网罗三面解
 
网袪三面
   
解罟师网
 
开三面
 
开三面网
 
开汤网
 
开汤罟
 
相关人物


《吕氏春秋·纪部》卷十〈孟冬纪·异用〉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假借为罹)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史记》卷三〈殷本纪〉~95~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简释

祝网:称颂仁政。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例句

网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常衮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罗网开三面,闾阎问百年。 张嘉贞 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李世民 冬狩

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 李群玉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李隆基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杜牧 李甘诗

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柳宗元 寄韦珩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王维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天子欲开三面网,莫将弓箭射官军。 窦巩 唐州东途作

莺啭商郊百草新,殷汤遗迹在荒榛。谁知继桀为天子,便是当初祝网人。 胡曾 咏史商郊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飞云旋碧海,解网宥青丘。 许敬宗 奉和宴中山应制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尧聪能下听,汤网本来疏。 马戴 新春闻赦(龙阳作)

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二《归田园居五首》其一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例句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典故
喈喈黄鸟


《毛诗正义》卷一之二〈国风·周南·葛覃〉~30~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汉·毛亨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
典故 
化精卫
 
口衔山石
 
含石
  
填海心
 
填海精卫
 
填渤澥
 
填沧海
 
填瀚海
 
女娃东海
 
帝女填
 
帝女衔石
 
帝女灵
 
帝子衔冤
 
心平海
 
投石填海
 
沈冤鸟口
 
沧海鸟
 
石填大海
 
碧海乾
 
禽填海
 
禽海填
   
精卫怒
 
精卫恨
 
精卫苦
 
精卫衔石
 
精卫衔芦
 
费木石
 
衔土怨
  
衔木石
   
衔石冤禽
 
魂化精卫

相关人物
精卫


《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述异记》卷上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简释

禽填海:喻申冤报仇,或喻献身大业。唐杜甫《寄岳州贾六支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例句

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 元稹 缚戎人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 吴融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 吴融 雪十韵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李商隐 北禽

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李白 寓言三首之二

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

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 李贺 恼公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王睿 公无渡河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罗隐 子规

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陈标 公无渡河

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 顾况 龙宫操

典故
伤弓塞雁
  
虚弦落雁
 
惊弦飞鸟

相关人物
更羸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从〉~57~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晋书》卷一百十二〈苻生载记〉~2878~
姚襄遣姚兰、王钦卢等招动鄜城、定阳、北地、芹川诸羌胡,皆应之,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落。生遣苻黄眉、苻坚、邓羌率步骑万五千讨之。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说黄眉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襄频为桓温、张平所败,锐气丧矣。今谋固垒不战,是穷寇也。襄性刚很,易以刚动,若长驱鼓行,直压其垒,襄必忿而出师,可一战擒也。」黄眉从之,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襄怒,尽锐出战。羌伪不胜,引骑而退,襄追之于三原,羌回骑距襄。俄而黄眉与坚至,大战,斩之,尽俘其众,黄眉等振旅而归。黄眉虽有大功,生不加旌赏,每于众中辱之。黄眉怒,谋杀生自立,事发,伏诛,其王公亲戚多有死者。
典故
两鸟
 
抉挑草木微情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双鸟诗〉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辀。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渠邾河生尘,暮饮海绝流。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典故
决眦入飞鸟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典故
懒是真
 
看鸟应人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六〈漫成二首〉
〈漫成二首〉其二:「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眉老【案:东山隐者。】,知予懒是真。」
典故
空营集鸟乌
 
齐垒啼鸟


《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
「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晋·杜预注:「鸟乌得空营,故乐也。」

例句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始看晋幕飞鹅入,旋闻齐垒啼乌声。 贺朝 从军行

典故
海鸟悲钟鼓
 
鲁人疑海鸟
  
鲁门海鸟


《庄子》外篇·卷六下《至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简释

鲁禽:喻任性旷达之人。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例句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李白 赠任城卢主薄

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罗隐 村桥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骆宾王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典故
信沉鱼鸟
 
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278~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佗乡。佗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唐·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曰:「素,生帛也。」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子)苏武〉~2466~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典故
妖鸟
 
罗平妖鸟
 
罗平恶鸟
 
鸟罗平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逆臣列传下·董昌〉~6467~
客倪德儒曰:「咸通末,越中秘记言:『有罗平鸟,主越祸福。』中和时,鸟见吴、越,四目而三足,其鸣曰『罗平天册』,民祀以攘难。今大王署名,文与鸟类。」即图以示昌,昌大喜。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钱镠〉~837~
景福二年,拜镠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乾宁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越州董昌反。昌素愚,不能决事,临民讼,以骰子掷之,而胜者为直。妖人应智王温、巫韩媪等,以妖言惑昌,献鸟兽为符瑞。牙将倪德儒谓昌曰:「曩时谣言有罗平鸟主越人祸福,民间多图其形祷祠之,视王书名与图类。」因出图以示昌,昌大悦,乃自称皇帝,国号罗平,改元顺天,分其兵为两军,中军衣黄,外军衣白,铭其衣曰「归义」。
典故
仙人抓
 
仙爪
 
仙爪爬
 
痒处搔
 
背痒搔
 
鸟爪仙
 
鸟爪侍娘
 
麻姑抓痒
 
麻姑搔痒
  
相关人物
蔡经
 
麻姑

参考典故
沧海桑田
 
麻姑


晋·葛洪《神仙传》卷二《王远》
麻姑手爪似鸟,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远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莫见有人持鞭者。
《太平广记》卷六十〈女仙五·麻姑〉
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将至一时顷,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及举家皆见,王方平戴远游冠,著朱衣,虎头沵囊,五色之绶,带剑,少须,黄色,中形人也。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色,麾节幡旗,前后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鼓吹皆乘麟,从天而下,悬集于庭,从官皆长丈馀,不从道行。既至,从官皆隐,不知所在,唯见方平,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明钞本访下有麻姑二字)。经家亦不知麻姑何人也。言曰:「王方平敬报姑,余久不在人间,今集在此,想姑能暂来语乎?」有顷,使者还。不见其使,但闻其语云:「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馀年,尊卑有叙,修敬无阶,烦信来,承在彼。登山颠倒(按:本书卷七王远条。登山颠倒应作食顷即到)而先受命,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当还,还便亲觐,愿来(明钞本来作未)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至矣。来时亦先闻人马箫鼓声。既至,从官半于方平。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馀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集仙录四灵作炙。按柏当作貊。貊炙、见干宝搜神记),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姑欲见蔡经母及妇侄,时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方平笑曰:「麻姑年少,吾老矣,了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方平语经家人曰:「吾欲赐汝辈酒。此酒乃出天厨,其味醇嫞,非世人所宜饮,饮之或能烂肠。今当以水和之,汝辈勿怪也。」乃以一升酒,合水一斗搅之,赐经家饮一升许。良久酒尽,方平语左右曰:「不足远取也,以千钱与余杭姥相闻,求其沽酒。」须臾信还,得一油囊酒,五斗许。信传余杭姥答言:「恐地上酒不中尊饮耳。」又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是日,又以一符传授蔡经邻人陈尉,能檄召鬼魔,救人治疾。蔡经亦得解蜕之道,如蜕蝉耳,经常从王君游山海。或暂归家,王君亦有书与陈尉,多是篆文,或真书字,廓落而大,陈尉世世宝之。宴毕,方平、麻姑命驾升天而去,箫鼓道从如初焉。

例句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李商隐 海上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杜牧 读韩杜集

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 赵嘏 赠王先生

典故
待乌
 
待鸟头白
 
淋乌白头
 
瀚海乌头
 
乌改白头
  
乌白头
  
乌盼头白
 
乌头暗雪
 
乌头有白十
 
乌头未变
   
生马角
 
毕逋头白
 
白尽乌头
 
角马
 
头白
  
头白岂无缘
 
马未角
  
马角望燕丹
  
马头无角
 
马头觅角

相关人物
燕太子丹


《论衡校释》卷五〈感虚第十九〉
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当此之时,天地祐之,日为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秦王以为圣,乃归之。」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燕丹子〉曰:「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风俗通》及《论衡校释》皆有此说,仍云「厩门木乌生肉足」。

简释

乌头白:喻处境困难,或喻不可能之事。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乌头因感白,鱼尾为劳赪。”


例句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李商隐 人欲

青云马生角,黄州使持节。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杜牧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白居易 自题

典故
迷鸟羁雌


《昭明文选》卷三十四〈七上·七发八首〉~562~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
《漢語大詞典》:夏网(夏網)
谓 夏桀 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 汤 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非 桀 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弥天成 夏 网,画地类 秦 坑。狱卒逢 田甲 ,刑官属 宁成 。”
《國語辭典》:汤网(湯網)  拼音:tāng wǎng
比喻以宽大仁厚的态度对待罪人。参见「网开三面」条。唐。宣宗〈平党项德音〉:「大开汤网,已施去杀之仁。」
分類:宽大
《國語辭典》:祝网(祝網)  拼音:zhù wǎng
商汤网开三面,恩泽及于禽兽的故事。参见「网开三面」条。
《漢語大詞典》:祝禽
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祝禽”喻帝王仁惠。梁书·王僧孺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紆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唐 骆宾王 《又破设蒙俭露布》:“祝禽踈网,徒闕三面之恩;毒虺挻祅,逾肆九头之暴。”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网祝禽者矣。”
分類:帝王仁惠
《國語辭典》:网开三面(網開三面)  拼音:wǎng kāi sān miàn
商汤将捕鸟者所立的四面网放开三面,只留一面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三。殷本纪》。后比喻宽大仁厚,对犯错的人从宽处置。唐。刘禹锡〈连州贺赦表〉:「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再说当年,如邓芝龙、郭婆等,带这班大盗闹得那样翻江倒海,尚且网开三面,招抚他来,饶他一死。」也作「网开一面」。
《國語辭典》:解网(解網)  拼音:jiě wǎng
古代田猎围捕野兽时,收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不忍赶尽杀绝。比喻宽厚有仁德。《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乐府诗集。卷二○。鼓吹曲辞五。南朝梁。沈约。汉东流》:「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國語辭典》:开罗(開羅)  拼音:kāi luó
Cairo
城市名。埃及的首都。位在国境北部,居尼罗河三角洲的起点,当欧、亚、非航线的要冲,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附近有金字塔等古迹,为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洲第一大城。
《漢語大詞典》:羁鸟(羈鳥)
犹笼鸟。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羈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宋 晁补之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之二:“羈鸟翔别林,归云抱孤巘。”
《國語辭典》:冤禽  拼音:yuān qín
精卫的别名。参见「精卫」条。
分類:精卫
《國語辭典》:填海  拼音:tián hǎi
将海填平。如:「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的坚定意志。」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國語辭典》:精卫填海(精衛填海)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黄帝幼女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东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心怀冤愤,立志报仇。亦比喻意志坚定,不惧艰苦。如:「不管有多少困难险阻,我们都将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一一克服。」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漢語大詞典》:衔木(銜木)
口叼树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三:“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树枝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衔木鸟(銜木鳥)
原指精卫鸟,后亦泛指海鸟。 唐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诗:“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精卫海鸟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衔石(銜石)
见“ 衔石填海 ”。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空弦
(1).未上箭的弓弦。传说 战国 时候, 更羸 曾虚拉弓弦,使原已受伤的大雁闻声惊飞,创疤挣裂,坠落下来。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空弦”称赞箭法高明。 宋 苏轼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宋 陆游 《杂兴》诗之三:“空弦可落雁,此事盖自昔。”
(2).喻被祸害吓坏了的人。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國語辭典》:鲁禽(魯禽)  拼音:lǔ qín
传说春秋时,一海鸟栖息在鲁国郊外,鲁侯以为祥瑞,便迎至宗庙,并奏九韶古乐,备三牲礼,结果海鸟不吃不喝,三天就死了。见《庄子。至乐》。后比喻旷达任性的人无法忍受官宦生活的拘束。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分類:海鸟
《漢語大詞典》:麻姑搔背
典出 晋 葛洪 《神仙传》。谓仙人 麻姑 手纤长似鸟爪,可搔背痒。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 明星玉女 备洒扫, 麻姑 搔背指爪轻。” 金 王若虚 《王内翰子端诗其小乐天甚矣漫赋三诗为白傅解嘲》之三:“妙理宜人入肺肝, 麻姑 搔背岂胜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只愁今夜里,少一个 麻姑 搔背眠。”
《漢語大詞典》:麻姑爪
麻姑 的手。 宋 苏辙 《赠吴子野道人》诗:“道成若见 王方平 ,背痒莫念 麻姑 爪。”后指美女子灵巧、纤长的手。
《漢語大詞典》:乌白(烏白)
谓乌鸦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南朝 梁简文帝 《妾薄命》诗:“转山犹可遂,乌白望难期。”《陈书·衡阳献王昌传》:“及鼎业初基,外蕃逆命,聘问斯阻,音介莫通,睠彼机桥,将隣乌白。”参见“ 乌白马角 ”、“ 乌头白马生角 ”。
《國語辭典》:乌白马角(烏白馬角)  拼音:wū bái mǎ jiǎo
相传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在秦为人质,因秦王待之无礼而请求返国。秦王则以乌鸦头变白,马头生角的条件刁难他。见《燕丹子。卷上》。后以乌白马角比喻困境,或不可能实现的事。南朝宋。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之四:「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也作「乌白头,马生角」。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燕丹子》卷上:“ 燕太子 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许耳。 丹 仰天嘆,乌即白头,马生角, 秦王 不得已而遣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烏頭白)
乌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唐 白居易 《答元郎中》诗:“我归应待乌头白,慙愧 元郎 误欢喜。” 唐 李商隐 《人欲》诗:“ 秦中 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宁调元 《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戊沙》:“几时待得乌头白, 弱水 东流更向西。”参见“ 乌头白马生角 ”。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燕丹子》卷上:“ 燕太子 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许耳。 丹 仰天嘆,乌即白头,马生角, 秦王 不得已而遣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漢語大詞典》:乌头马角(烏頭馬角)
同“ 乌白马角 ”。 清 钱谦益 《一叹示士龙》诗:“一叹依然竟陨霜,乌头马角事茫茫。” 清 顾贞观 《金缕曲》词:“廿载 包胥 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柳亚子 《夜梦陶公醒而赋此》诗:“乌头马角费疑猜,又见离魂入梦来。”
《漢語大詞典》:头白乌(頭白烏)
白头乌鸦,传说中的不祥鸟。
分類:不祥
《國語辭典》:马生角(馬生角)  拼音:mǎ shēng jué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也,大过。」
分類:乌头仰天
《漢語大詞典》:马角乌头(馬角烏頭)
《燕丹子》卷上:“ 燕 太子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后因以“马角乌头”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清 曹贞吉 《百字令·咏史》词:“ 田光 老矣,笑 燕丹 宾客,都无人物,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感愤》:“壮岁从征沙漠,望穷马角乌头,暮年迁謫 江州 ,吟尽荻花枫叶。”
分類: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