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魔事
风魔
魔女
诸魔
四魔
魔宫
天魔舞
阴魔
酒魔
魔鬼
魔境
百魔
入魔
鬼魔
魔说
《漢語大詞典》:魔事
(1).佛教指成道的障碍。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酒是恶本,酒是魔事,檀越今日幸不可饮。”景德传灯录·天竺祖师:“师儼然於坐,魔事随灭。”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嬈善友故。”
(2).佛教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的法事。太平广记卷一百引《神鬼传·张应》:“ 歷阳 张应 本是魔家,取佛家女为妇。妻病困,为魔事不差。妻曰:‘我本佛家女,乞为佛事。’”
《國語辭典》:风魔(風魔)  拼音:fēng mó
1.受惑而神魂颠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
2.发疯、疯狂。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且装风魔,行乞于市则个。」《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依随著他,上庙就去上庙,游山就去游山……风魔了个足心足意。」
《漢語大詞典》:魔女
(1).魔界之女人,女鬼。《楞严经》卷六:“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2).神女;仙女。 唐 白居易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诗:“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禪心。” 唐 元稹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藏经霑雨烂,魔女捧花娇。” 元 睢景臣《六国朝·收心》套曲:“魔女魂香,野狐涎甜,觉来有验。”
《韵府拾遗 歌韵》:诸魔(诸魔)
释氏要论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一念计生死即落诸魔
《骈字类编》:四魔
宋书阇婆达国传宋国大王大吉天子足下敬礼一切种智安隐天人师降伏四魔成等正觉转尊法轮度脱众生教化已周入于涅槃舍利流布起无量塔 谈薮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梁武帝答释明彻敕方除四魔理无五畏
《國語辭典》:魔宫(魔宮)  拼音:mó gōng
天魔所住的宫殿。《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菩萨品第四》:「于是诸女问维魔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宋。陆游〈掩户〉诗:「太山蚁蛭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國語辭典》:天魔舞  拼音:tiān mó wǔ
一种舞蹈。本为唐代音乐,至元顺帝时,以十六名宫女,盛饰珠缨,扮成菩萨相,以佛曲伴奏,赞佛而舞。有时也用于宴享,以娱宾客。《元史。卷四三。顺帝本纪六》:「时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
《漢語大詞典》:阴魔(陰魔)
妖魔鬼怪。 金 丘处机 《无俗念·述怀》词:“羣山四瀆,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 元 王恽 《灵岩寺二十六韵》:“鸡警阴魔暴,僧驯怒虎眈。”
分類:妖魔鬼怪
《漢語大詞典》:酒魔
传说中的酒虫。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酒魔:“ 常元载 不饮,羣僚百种强之,辞以鼻闻酒气已醉;其中一人谓可用术治之,即取针挑 元载 鼻尖,出一青虫如小蛇,曰:‘此酒魔也,闻酒即畏之;去此何患!’ 元载 是日已饮一斗,五日倍是。”后用为不善饮之典。 唐 白居易 《斋戒》诗:“酒魔降服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 唐 白居易 《寄题庐山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分類:不善
《國語辭典》:魔鬼  拼音:mó guǐ
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具有超自然力,又喜迷惑人、陷害人、取人性命的异类。如:「魔鬼常常诱惑意志不坚的人。」
《漢語大詞典》:魔境
(1).恶魔所统治的境界。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心居魔境,为魔所迷,意附邪途,受邪易性。”
(2).指迷人的境界。 清 姚燮 《青玉案·蒋剑人填词图》词:“春灯芍药,晓风杨柳,魔境时时有。”
《骈字类编》:百魔
唐 吴筠 步虚词十首 其七 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國語辭典》:入魔  拼音:rù mó
1.专注迷恋于某事物,已至失去理智的地步。
2.误入邪道。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钟、谭论诗入魔,李崆峒作诗落套。」
《漢語大詞典》:鬼魔
魔鬼。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大灾星》:“可是,这并不能阻止那群空中的鬼魔,它们大胆地掠空而下,盘了个半弧形的圆圈,在 运河 北岸那些原来就是褴褛不堪的屋顶上卸下几十颗重磅炸弹。”
分類:魔鬼
《漢語大詞典》:魔说(魔説)
邪说。 清 丘逢甲 《日蚀诗》:“彼乃有帝解造日,将惑黄种归 亚当 ;谁歟觉者解厥惑,力拒魔説毋遗殃。”
分類: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