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冤魂不散  拼音:yuān hún bù sàn
因冤死而心有不甘,故鬼魂紧紧跟随而不离去。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我如今冤魂不散,少不的和你索命。」
《国语辞典》:有魂没识(有魂没识)  拼音:yǒu hún méi shì
粗心大意,迷迷糊糊。《金瓶梅》第三三回:「又不知家里外头,什么人扯落的?你恁有魂没识,心不在肝上。」
《国语辞典》:掉魂  拼音:diào hún
失魂。形容极为惊骇。如:「我被那黑影吓得差点儿掉魂。」
分类:惊骇
《国语辞典》:招魂幡(招魂幡)  拼音:zhāo hún fān
丧葬时,在灵柩旁侧或屋外悬挂的小旗,称为「招魂幡」。其作用本为识别死者,阴阳家则从而附会,以为死者之魂魄悠扬于天空,识此以为归。
《国语辞典》:步步惊魂(步步惊魂)  拼音:bù bù jīng hún
每一步都令人胆颤心惊。形容境况十分恐怖。如:「进入鬼洞里探险,真是步步惊魂!」
《国语辞典》:军人魂(军人魂)  拼音:jūn rén hún
以智、仁、勇三种要素合成的军人精神。如:「抗战期间,国军官兵不畏艰难,奋勇作战,充分表现军人魂的特质。」
《国语辞典》:离魂病(离魂病)  拼音:lí hún bìng
旧指元神脱离躯壳而他往。现指精神病的一种,患者精神昏乱,于睡梦中离床而起,徬徨各地。俗称为「梦游」。
《国语辞典》:离魂记(离魂记)  拼音:lí hún jì
传奇名。唐代陈玄祐撰,一卷。叙述唐人衡州张镒,有女倩娘,本许配王宙,但因故又另许他人,倩娘抑郁,王宙恨而乘舟离去。半夜时,倩娘魂离躯体,置身王宙舟中,乃相偕赴蜀地,五年间育有二子。后返回衡州,始知倩娘卧病在床多年,并未远游,两倩娘相遇,乃结合成为一体。故事离奇而充满浪漫色彩。
《国语辞典》:领魂车(领魂车)  拼音:lǐng hún chē
旧俗在出殡仪式中,准备一辆空车或空轿于棺木前,以接引死者的魂魄。也称为「领魂轿」。
《国语辞典》:拉魂腔  拼音:lā hún qiāng
一种地方戏剧的唱腔。二百年前由流行于江苏北部海州一带的太平歌、猎户腔发展而成。因女腔多在句末尾音用假声作七度向高音翻转,而有拉后腔、拉呼腔之称,后再讹传为拉魂腔。曲调婉转动听,唱腔为板腔体。主要伴奏乐器为板弦、二胡、大胡、笛子、哨呐和打击乐器等。其后流传各地演变为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此三剧的传统剧目和主要唱腔都相同,演唱方式也相似。
《漢語大詞典》:附魂
迷信谓魂灵依附在活人身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献县盗鬼:“独 江夫人 死后,復附魂於幸免之婢,备述初为厉鬼见杀之状,阴府相悯之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大郊 见他説出银子,数目相对,已知果是 杨化 附魂,不敢隐匿。”
《國語辭典》:釜底游魂(釜底遊魂)  拼音:fǔ dǐ yóu hún
游魂,气息浮动的魂魄。釜底游魂比喻生存机会的渺茫无望。如:「在这大灾难中,他的生命几如釜底游魂。」
《國語辭典》:勾魂摄魄(勾魂攝魄)  拼音:gōu hún shè pò
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使人为之迷恋。《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单是他那一双脚,只有一点点,怎么叫人瞧了不勾魂摄魄?」
《國語辭典》:孤魂野鬼  拼音:gū hún yě guǐ
1.传说死后无法投胎,四处游荡的魂魄。如:「中元节据说是祭拜孤魂野鬼的节日。」
2.比喻处境困苦,无所依归的人。如:「像我们这种孤魂野鬼,人们都避之唯恐不及了,谁还愿意和你沾亲带故?」
3.比喻整天游荡,无所事事的人。如:「你不要整日游手好閒,像个孤魂野鬼似的,在我面前晃荡。」
《漢語大詞典》:孤魂纸(孤魂紙)
旧时祭祀亡人所烧的冥纸。《水浒传》第六九回:“今朝是月尽夜,晚些买帖孤魂纸来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