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高论(高論)  拼音:gāo lùn
见解高远而不平凡的言论。《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
《分类字锦》:异说高论(异说高论)
苏轼荀卿论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危言高论(危言高論)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汉书·息夫躬传》:“初, 躬 待詔,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絶命辞。”梁书·王承传:“时有 魏郡 申英 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国语辞典》:清谈高论(清谈高论)  拼音:qīng tán gāo lùn
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论。《后汉书。卷七十。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也作「高谭清论」。
《国语辞典》:虚谈高论(虚谈高论)  拼音:xū tán gāo lùn
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也作「高谈虚论」。
《国语辞典》:卑无高论(卑无高论)  拼音:bēi wú gāo lùn
依附实际问题而谈,不要放言空论。语本《汉书。卷五○。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唐。颜师古。注:「令其议论依附时事也。」后遂指一般见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國語辭典》:放言高论(放言高論)  拼音:fàng yán gāo lùn
不拘节制的畅谈议论。宋。苏轼 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漢語大詞典》:闳言高论(閎言高論)
见“ 閎言崇议 ”。
《漢語大詞典》:闳言崇议(閎言崇議)
博大高远的议论。《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閎言崇议,幽微之涂,盖难与览者同也。”亦作“ 閎言高论 ”。 宋 欧阳修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鉅人硕德閎言高论流鑠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漢語大詞典》:卑之无甚高论(卑之無甚高論)
汉书·张释之传:“ 释之 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 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卑之无甚高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者, 文帝 惧 释之 陈 五帝 三王 上古久远之事,无益於时,故令陈今可行之説, 释之 遂言 秦 汉 之事, 文帝 所以称善。则‘卑之,无甚高论’,自是两句,今人作一句读之,所以失当时之意也。” 马南村 《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在积累资料的具体方法上,有的人也许要讲一大套自以为很得意的科学经验,但是,我却卑之无甚高论,老实说些很简单也很粗笨的办法。”
《國語辭典》:抗议(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对他方的意见或措施作反对的表示。《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2.持论正直。《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论曰》:「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主之断,剿奸回之偪。」
《國語辭典》:素论(素論)  拼音:sù lùn
高尚核实的言论。南朝梁。任昉〈为府僚劝进梁公笺〉:「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
分類:舆论高论
《國語辭典》:峻论(峻論)  拼音:jùn lùn
激烈的议论。唐。杜牧与宣州崔大夫书〉:「三五相聚,危言峻论。」
分類:高论
《漢語大詞典》:伟谈(偉談)
犹高论。《魏书·食货志》:“是以漕輓 河 渭 , 留侯 以为伟谈;方舟 蜀 汉 , 酈生 称为口实。”
分類:高论
《漢語大詞典》:洪论(洪論)
犹高论。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吾所忧不立者,非谓洪论难持,退嫌此事,不可顿去於世耳。”
分類:高论
《漢語大詞典》:鸿论(鴻論)
宏论;高论。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我没有整篇的鸿论,也没有高明的见解,只能讲讲我近来所想到的。”
分類:宏论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