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腾霜骢(騰霜驄)
骏马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末白]有甚么好名儿?[丑白]飞龙、赤兔、腾霜驄。”
《漢語大詞典》:燕昭好马(燕昭好馬)
燕昭王 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旧唐书·薛登传》:“ 燕昭 好马,则骏马来庭; 叶公 好龙,则真龙入室。”参见“ 燕骏千金 ”。
《漢語大詞典》:燕骏千金(燕駿千金)
战国 时,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 郭隗 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谢赐衣带鞍马表》:“ 舜 裳五色,惭微裨补之能; 燕 骏千金,愿广招徠之意。”
《国语辞典》:怒猊渴骥(怒猊渴骥)  拼音:nù ní kě jì
愤怒的狮子用脚挑动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水泉。比喻书法的骨力雄健,笔势奔驰。语本《新唐书。卷一六○。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国语辞典》:骅骝开道(骅骝开道)  拼音:huá liú kāi dào
红色的骏马在前引路。常用以比喻有贤才辅佐。《儒林外史》第七回:「只道骅骝开道,原来天府夔龙。」
《国语辞典》:追随骥尾(追随骥尾)  拼音:zhuī suí jì wěi
骥,骏马,比喻杰出人才;骥尾,前辈或名人之后。「追随骥尾」指依附他人而成名。如:「一个人若不肯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却只想追随骥尾,投机取巧,终有被人识破的时候。」
《国语辞典》:爱妾换马(爱妾换马)  拼音:ài qiè huàn mǎ
乐曲名。本后魏曹彰以美妾换骏马的故事。或以为淮南王刘安所作古辞,今已不传。
《国语辞典》:伊犁马(伊犁马)  拼音:yī lí mǎ
产于新疆伊犁、塔城一带的骏马,由奥尔洛夫马、顿河马与哈萨克马杂交配种育成。眼睛大而明亮,体型高大,抗寒性强。反应灵敏,奔驰速度极快,持久力甚佳,为优良的马种。
《漢語大詞典》:凤臆龙鬐(鳳臆龍鬐)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唐 杜甫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但见耳批双竹,鬃散五花,展开凤臆龙鬐,昂起豹头虎额。”
《國語辭典》:狗马声色(狗馬聲色)  拼音:gǒu mǎ shēng sè
比喻喜好声色等享乐、不务正业的行为。如:「君子不好狗马声色。」也作「声色狗马」、「声色犬马」。
《漢語大詞典》:騛兔
飞奔如兔的骏马。
分類:飞奔骏马
《國語辭典》:肥马轻裘(肥馬輕裘)  拼音:féi mǎ qīng qiú
形容生活豪奢。参见「轻裘肥马」条。元。不忽木〈点绛唇。宁可身卧糟丘套。混江龙曲〉:「草衣木食,胜如肥马轻裘。」
《漢語大詞典》:忽雷驳(忽雷駮)
唐 初将领 秦叔宝 所乘马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秦叔寳 所乘马号‘忽雷駮’,常饮以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 胡公 卒,嘶鸣不食而死。”后用为骏马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俺这里在先有一万匹好马……一丈乌、九花虬、望云騅、忽雷駮、卷毛騧。”
《漢語大詞典》:忽雷駮
唐 初将领 秦叔宝 所乘马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秦叔寳 所乘马号‘忽雷駮’,常饮以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 胡公 卒,嘶鸣不食而死。”后用为骏马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俺这里在先有一万匹好马……一丈乌、九花虬、望云騅、忽雷駮、卷毛騧。”
《漢語大詞典》:汗血盐车(汗血鹽車)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词:“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参见“ 汗血马 ”。
分類:骏马车子
《國語辭典》:汗血马(汗血馬)  拼音:hàn xiě mǎ
1.汉时西域大宛国所出产的良种马。因其汗从肩膊流出,其色如血,故称为「汗血马」。西汉时李广利攻打大宛国,曾得此种马,贡献于汉武帝。也称为「汗马」。
2.千里马。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國語辭典》:超轶绝尘(超軼絕塵)  拼音:chāo yì jué chén
1.形容飞奔迅速,足不沾尘。《庄子。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2.超群越众,出类拔萃。宋。张孝祥 吴尉:「执事潜心正学,志其远大,至于翰墨馀事,犹超轶绝尘如此,真吾党之士所敬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