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伯奇
(1).古代孝子。相传为 周宣王 时重臣 尹吉甫 长子。母死,后母欲立其子 伯封 為太子,乃谮 伯奇 , 吉甫 怒,放 伯奇 于野。 伯奇 “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伤无罪而见放逐,乃作琴曲《履霜操》以述怀。 吉甫 感悟,遂求 伯奇 ,射杀后妻。见初学记卷二引 汉 蔡邕 《琴操·履霜操》汉书·诸葛丰传:“臣闻 伯奇 孝而弃於亲, 子胥 忠而诛於君。”汉书·冯参传赞:“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 伯奇 放流, 孟子 宫刑, 申生 雉经, 屈原 赴 湘 。”
(2).古代举行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中的神人。
《漢語大詞典》:驱寒(驅寒)
驱除寒气。 明 文徵明 《元旦朝贺》诗:“日出鷄人齐唱卯,雪消风伯为驱寒。”
分類:驱除寒气
《漢語大詞典》:辟除(闢除)
(1).开辟。指打开通路。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 , 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漢語大詞典》:辟人
(1).避开坏人。指躲避无道之君。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之人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何晏 集解:“士有辟人之法,有辟世之法。 长沮 、 桀溺 谓 孔子 为士,从辟人之法;己之为士,则从辟世之法。”
(2).谓驱除行人使避开。孟子·离娄下:“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 杨伯峻 注:“辟,同‘闢’。古代上层人物出外,前有执鞭者开道,犹如后代的鸣锣开道。”
《漢語大詞典》:驱暑(驅暑)
驱除暑气。 清 吴鼒 《一萼红·伤池荷》词:“叹西风,竟不曾驱暑,专送水边红。”《光明日报》1992.7.26:“炎夏笔耕,日得数十条,虽挥汗如雨,而儿女侍立,以扇驱暑,情事如画,可发一笑。”《南京日报》1992.8.15:“首场秋雨下得好,驱暑解旱两相宜。”
分類:驱除暑气
《國語辭典》:攘除  拼音:ráng chú
排除、铲除。《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攘除祸乱,诛灭无道。」《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分類:驱除铲除
《漢語大詞典》:驱攘(驅攘,敺攘)
驱攘:驱除;扫荡。旧唐书·马燧传:“两河鼎沸,寇盗横行; 燧 等虽志在勤王,竟莫能驱攘患难。” 宋 苏轼 《祭常山神祝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岁秋九月,当与吏民復走庙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共力驱攘,恢復旧疆。”
敺攘:驱除。 唐 元稹 《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奬飞驰之劳,宜加宪秩。”
分類:驱除扫荡
《漢語大詞典》:克伐(剋伐)
(1).攻打,讨伐。《后汉书·章帝纪》:“克伐 鬼方 ,开道 西域 。威灵广被,无思不服。”
(2).损害。镜花缘第六一回:“可惜这两宗美品,世人不知,视为弃物;反用无益之苦茗,听其克伐。”
(3).中医学名词。指使用性峻伤元的攻破消导药物。《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胁肋胀痛》:“若行克伐,则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1).征服;克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武王 资圣智而剋伐,观天命以行诛。”
(2).中医采用的驱除、攻逐等治疗方法,稍过即伤元气,因有“剋伐”之称。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譬如有人病积痞者,无不剂而救之之理,即使骤畏剋伐,亦必渐次破除其垒块,盪涤其肠胃,而后徐养之以和平。”
《國語辭典》:驱邪(驅邪)  拼音:qū xié
驱除邪恶鬼怪等为害人的东西,是一种迷信的行为。
《國語辭典》:大傩(大儺)  拼音:dà nuó
腊月禳祭,期以驱除瘟疫、消灾避祸。《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漢語大詞典》:防寒
驱除风寒。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乾鱼启》:“况復 洞庭 鲜鮒, 温湖 美鯽,波澜成雨,鳞甲防寒。” 倪璠 注引神异经:“东南海中有 烜洲 ,洲有 温湖 ,鮒鱼生焉。其长八尺,食之宜暑,而避风寒。”
《漢語大詞典》:家神
(1).驱除瘟疫的神。又名“儺神”。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北方各区农民禁止家神老爷(傩神)游香。”
(2).喻在家内捣鬼的人。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法少灵衰,能禳没祸的灾。家神授诀,来趂自然财。”
《漢語大詞典》:驱扫(驅掃)
驱除清扫。 元 郝经 《幽思》诗之四:“年年雨洒清,日日风驱扫。”
分類:驱除清扫
《漢語大詞典》:祛邪
驱除邪恶。明史·高攀龙传:“臣恐陛下有祛邪之果断,而左右反借以行媢嫉之私。”红楼梦第五七回:“此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种各样上方秘製诸药,按时饮服。”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鳖甲苍朮同研粗末,烧之能祛邪。”
《漢語大詞典》:驱病(驅病)
驱除疾病。《平妖传》第四回:“两旁掛板对一联云:切脉凭三点,驱病只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