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49,分1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粉围香阵
令公香(又作:令君香 ...)
凝香之乐(又作:宴寝凝香 ...)
七碗香茶
蜂蕊分香
俸钱散
云鬟香雾(又作:香雾云鬟)
未忘履与香(又作:卖履分香)
香径走麋鹿
古香
桂子飘香
国貌天香(又作:天香国色 天香国艳)
国香
含香(又作:汉署香 鸡香)
浩态狂香
典故
粉围香阵
 
遮寒姝丽成围

相关人物
申王


《岁时习俗资料汇编·新增月日纪古》卷之十上〈十月卷上·月令〉~3554~
《天宝遗事》:申王每至冬日,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坐侧,以禦寒气,自呼为妓围。
《岁时广记》一卷之四〈冬景·选肉阵〉~24~
《开元遗事》:杨国忠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谓之肉阵。
典故  
国香荀令
 
满身香
 
花香逐荀
 
荀令炷炉香
 
荀令焚香
 
荀令熏炉
  
荀令香炉
 
荀公几日香
 
荀炉
 
荀衣
 
风流荀令
 
香满衣
 
香闻荀令

相关人物
荀彧

参考典故
荀令


《艺文类聚》卷七十
《襄阳记》:刘季和性爱香,尝上厕还,过香炉上。主簿张坦曰:「人名公作俗人,不虚也。」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为我如何令君,而恶我爱好也。」
《太平御览》卷七百三〈服用部五·香炉〉
《襄阳记》曰:「刘和季性爱香,上厕置香炉,主簿张坦曰:『人名公作俗人,真不虚也。』和季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君何恶我爱好也。』」

简释

荀令香:喻奇异香味,或喻人风仪高雅。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

荀炉:喻指香炉。宋李维《霜月》:“荀炉残更换,湘瑟罢仍调。”


例句

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李商隐 牡丹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李商隐 韩翃舍人即事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李端 赠郭驸马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李颀 赠别张兵曹

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郎事

典故
凝香之乐
 
宴寝凝香
 
清香凝夜宴
 
清香燕寝
 
清香画戟
 
燕寝凝香
 
燕寝香凝
 
燕寝香润
 
燕香清袅
 
风清画戟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六〈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痾近消散【烦痾正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意欲凌云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方知大藩盛】,岂曰财赋疆【岂曰财赋彊】。
典故
七盏
  
七碗香茶
  
清风生两腋
 
清风生双腋
 
玉川一枕清风去
 
玉川生两腋
 
玉川茶
 
卢仝尝茶
 
卢仝碗
 
卢家诗兴
 
卢郎无睡
 
茗碗送飞翰
 
风生两腋

相关人物
卢仝


《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来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典故
蜂蕊分香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六〈惜春词〉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愿言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愁红带露空寥寥】。
典故
俸钱散

相关人物
黄香(字文彊)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黄香〉~265~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例句

俸钱时散士子尽,府库不为骄豪虚。 杜甫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典故
清辉玉臂寒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
 
鄜州今夜
 
闺中今夜寒生玉臂
 
离恨寄鄜州
 
云鬟香雾
 
香雾云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典故
望老瞒
 
望陵宫女
 
未忘履与香
 
歌舞西陵
 
繐帐歌人
 

《昭明文选》卷六十〈行状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元康八年,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唐·李善注:「舍中,谓众妾。众妾既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之。《晏子春秋》曰:『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组,连以珠。』」
典故
吴宫麋鹿
 
吴台游鹿
 
吴台草
 
吴苑走鹿麋
 
姑苏蔓草
 
姑苏鹿戏
 
姑苏麋鹿
 
游鹿
 
游鹿衔花
 
湿楚臣衣
 
湿楚衣
 
聚麋鹿
 
台荒麋迹
 
荆棘堪伤
 
荒台麋鹿
 
苏台鹿走
 
路走姑苏台
 
游鹿
 
野鹿上高台
 
香径走麋鹿
 
鹿游唐苑
 
鹿登台榭
  
鹿豕衔枯荠
 
鹿走姑苏
 
麋鹿上高台
 
麋鹿呦呦
 
麋鹿姑苏
 
麋鹿泣姑苏
  
麋鹿荒台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刘安(淮南王)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3085~
王坐东宫,召伍被与谋,曰:「将军上。」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三年〉
子胥曰:「臣闻狼子有野心,仇雠之人不可亲。夫虎不可喂以食,蝮蛇不恣其意。今大王捐国家之福,以饶无益之雠,弃忠臣之言,而顺敌人之欲,臣必见越之破吴,豸鹿游于姑胥之台,荆榛蔓于宫阙。愿王览武王伐纣之事也。」

例句

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张九龄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李白 对酒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白居易 杂兴三首之三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罗隐 送王使君赴苏台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五

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 骆宾王 宿山庄

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骆宾王 秋露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帝子歌〉
洞庭明月一千里【洞庭帝子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閒取珍珠掷龙堂。

《本事诗·徵异》
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座大禅?,问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邪?」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听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之问诘之,曰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馀乃卒。宾王亦落发,偏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当时虽败,且以匡复为名,故人多护脱之。
《岁时广记》二卷之三十一〈中秋·拾桂子〉~0~
《南部新书》:「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云月中种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
《老学庵笔记》卷二~7~
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例句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白居易 忆江南

典故
国貌天香
  
天香国艳
 
正封诗

相关人物
李正封


《松窗杂录》
大和、开成中,有程修己者,以善画得进谒。修己始以孝廉召入籍,故上不甚以画者流视之。会春暮?殿赏牡丹花,上颇好诗,因问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修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上闻之,嗟赏移时。杨妃方恃恩宠,上笑谓贤妃曰:「妆镜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三年〉~368~
冬。郑穆公卒。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简释

国香:咏兰及其香气。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典故
含鸡舌
  
汉署香
  

《汉官仪》
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据《汉学堂丛书》本)

简释

含香:指郎官。唐杜甫《西阁二首》之二:“不道合香贱,其如镊白体。”


例句

含香仍佩玉,宜入镜中行。 刘商 送人之江东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周彻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 张少博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

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旷绝含香舍,稽留伏枕辰。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不道含香贱,其如镊白休。 杜甫 西阁二首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杨巨源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台省尊。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 王涣 上裴侍郎

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

始从豸角曳长裾,又吐鸡香奏玉除。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

含香台上客,剖竹海边州。 郎士元 送陆员外赴潮州

老作含香客,贫无僦舍钱。 郑谷 府中寓止寄赵大谏

含香五夜客,持赋十年兄。 钱起 送员外侍御入朝

粉署含香别,辕门载笔过。 钱起 送陆郎中

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鲍溶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

典故
浩态狂香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芍药〉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觉来独对忽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漢語大詞典》:令公香
见“ 令君香 ”。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汉 末曾守尚书令,人称 荀令君 ,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鸡鸣謁 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 令公香 ”。 唐 李颀 《寄綦毋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汉 末曾守尚书令,人称 荀令君 ,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鸡鸣謁 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 令公香 ”。 唐 李颀 《寄綦毋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國語辭典》:荀令香  拼音:xún lìng xiāng
汉朝荀彧,人称荀令君,相传以异香熏衣,到人家中,三日过了,坐处仍有馀香。见《太平御览。卷七○三。服用部。香炉》。后多用来比喻奇异的香气,或超凡脱俗的风采。
《漢語大詞典》:七碗
见“ 七椀茶 ”。
《國語辭典》:七碗茶  拼音:qī wǎn chá
唐朝盧仝所說飲茶的七種妙處。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漢語大詞典》:两腋风生(兩腋風生)
唐 卢仝 爱喝茶,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一椀喉吻润,两椀破孤闷……七椀喫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之句。后遂以“两腋风生”形容好茶饮后,人有轻逸欲飞之感。 宋 杨无咎 《醉蓬莱》词:“毛孔生香,舌根回味,助苦吟幽兴。两腋风生,从教飞到, 蓬莱 仙境。”
《漢語大詞典》:卖履分香(賣履分香)
典出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餘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后因以指死者临终前对妻妾的留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祝翁:“人当属纊之时,所最不忍诀者,牀头之暱人耳;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引 戴喻让 《临漳曲》:“卖履分香儿女情,读书射猎英雄气。”
《漢語大詞典》:鹿苑
(1).饲养鹿的园囿。春秋·成公十八年“筑鹿囿” 晋 杜预 注:“筑墙为鹿苑。” 南朝 宋 鲍照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鹿苑岂淹睇, 兔园 不足留。”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犹记其靸轻烟,曳文雾,下六萌油碧,以宫綃扇障鬟,依母向鹿苑中,为荷花祝生日。”
(2).古苑名。在今 山西省 大同县 北。魏书·太祖纪:“ 天兴 二年二月,以所获 高车 众起 鹿苑 。”
(3).地名。晋书·陆机传:“ 长沙王 乂 奉天子与 机 战於 鹿苑 , 机 军大败,赴 七里涧 而死者如积焉。”
(4).即 鹿野苑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 鹿苑 。” 范祥雍 校注:“ 鹿苑 ,即 鹿野苑 ,佛成道处。”
(5).指僧园、佛寺。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自蜀中续寄诗话比旧增多戏题于后》诗:“採兼 鹿苑 高僧座,购到 鸡林 贾客舟。”参见“ 鹿野苑 ”。
《漢語大詞典》:鹿野苑
佛教地名。在 中天竺 波罗奈国 。 释迦 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 憍陈如 等五比丘,故名 仙人论处 。杂阿含经卷二三:“此处仙人园 鹿野苑 ,如来於中为五比丘三转十二行法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自从 鹿野苑 中,直至於 跋提河 ,演説苦空无我无量妙义。”
《漢語大詞典》:麋鹿游(麋鹿遊)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 子胥 諫 吴王 , 吴王 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 姑苏之臺 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霑衣也。”后因以“麋鹿游”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暗示国家沦亡。 明 徐复祚《投梭记·应聘》:“远害朝看麋鹿游,蒙筐篚亲相叩。” 清 林旭 《虎丘道上》诗:“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
《漢語大詞典》:古香
指图书、藏画、法帖等发出的气味。 宋 陆游 《小室》诗:“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自注:“‘古香’见 米元章 《书画史》。”按, 宋米芾《书史》《寄薛绍彭刘泾》诗句为:“图书满室翰墨香, 刘 薛 何时眼中见?” 清 金农 《怀人絶句》之二七:“收藏三百十种帖,一一旧搨浮古香。”
《國語辭典》:桂子飘香(桂子飄香)  拼音:guì zǐ piāo xiāng
语本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形容中秋时桂花绽放,香气飘散。宋。虞俦 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國語辭典》:天香国色(天香國色)  拼音:tiān xiāng guó sè
称誉牡丹,后用以比喻美女。明。郑若庸《玉玦记》第六出:「他有个亲生的女儿,叫做娟奴,见在南瓦子住,果是天香国色。」也作「国色天香」。
《國語辭典》:国色天香(國色天香)  拼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1.形容花朵的娇艳和气味浓郁,或专门形容牡丹花的可贵。《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
2.指容貌美丽的女子。《镜花缘》第三四回:「浑身玉配叮当,满面香气扑人,虽非国色天香,却是袅袅婷婷。」也作「天香国色」、「天姿国色」、「国色天姿」。
《國語辭典》:国香(國香)  拼音:guó xiāng
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人因称兰花为国香。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汉 末曾守尚书令,人称 荀令君 ,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鸡鸣謁 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 令公香 ”。 唐 李颀 《寄綦毋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漢語大詞典》:含香
(1).带着香气。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桂含香兮作叶,藕生莲兮吐丝。” 唐 李百药 《笙赋》:“柳佩翠而辞寒,梅含香而受日。”
(2).古代妇女衔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气。 唐 张鷟 《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词:“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粧难学。”
(3).谓含服香药。香,指春药。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助情花:“ 明皇 正宠妃子,不视朝政……﹝ 安禄山 ﹞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
(4).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通典·职官四:“尚书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 唐 王维 《重酬苑郎中》诗:“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准被着簪笔彤墀,含香画省,起草 明光 。”
《國語辭典》:鸡舌(雞舌)  拼音:jī shé
含于口中用以清除口臭的香料。唐。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龙涎、鸡舌悉是香名。」
《國語辭典》:鸡舌香(雞舌香)  拼音:jī shé xiāng
1.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几片鸡舌香儿,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说话。」
2.桃金娘科「丁香花」的别名。参见「丁香」条。
3.瑞香科或沉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
《漢語大詞典》:鸡香(雞香)
见“ 鸡舌香 ”。
《國語辭典》:鸡舌香(雞舌香)  拼音:jī shé xiāng
1.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几片鸡舌香儿,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说话。」
2.桃金娘科「丁香花」的别名。参见「丁香」条。
3.瑞香科或沉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