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波罗(波羅)
(1).即虎。古代 南诏 语。 唐 赵叔达 《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诗:“法驾避星回,波罗毘勇猜。”原注:“波罗,虎也;毘勇,野马也。”
(2).悲愁貌。 元 李爱山 《集贤宾·春日伤别》套曲:“嘴古都釵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鸞,画不尽春山宛转。”一本作“魔罗”。
(3).梵语“波罗蜜”之省。 明 李贽 《得上院信》诗:“世事由来不可论,波罗忍辱是玄门。”参见“ 波罗蜜 ”。
(4).即凤梨。亦写作“波萝”。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蜜有波罗甜,绵岂班枝燠。”参见“ 凤梨 ”。
《漢語大詞典》:波罗蜜(波羅蜜)
(1).亦作“ 波罗密 ”。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六波罗蜜,能令人渡慳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罗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诛心》:“我只得忍辱波罗蜜,这的是念彼 观音 力。”
(2).即木波罗。通称波罗蜜树。常绿乔木。果椭圆形,味甜,可食。原产 印度 和 马来西亚 ,我国 华南 各地有栽培。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果
《漢語大詞典》:凤梨(鳳梨)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剑状,密生,螺旋状排列。花序顶生,由叶丛中抽出,椭圆形,状似松球。花紫红色。果实密集在一起,外部呈鳞片状,果肉味甜酸,有很浓的香味。产于热带,我国 广东 、 台湾 等地都有出产。
(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称菠萝、菠萝蜜。
《漢語大詞典》:僧伽
(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 唐 刘行敏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诗:“ 叔慎 骑乌马,僧伽把漆弓。”《西游记》第六七回:“那个僧伽,披领袈裟,先谈《孔雀》,后念《法华》。”
(2).梵语。狮子。孔雀王咒经卷下:“ 阿难 ,南方四夜叉大军主住南方,常守护南方,其名如是:僧伽、优波僧伽、偿起罗、旃陀那。” 波罗 注:“﹝僧伽﹞, 梁 言师子。”
(3).国名。指今 斯里兰卡 。旧称 狮子国 。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古里国:“﹝ 古里国 ﹞当 巨海 之要,去 僧伽 密邇,亦西洋诸番之马头也。” 冯承钧 校注:“岛夷志略作‘僧伽剌’,即 锡兰山 之梵名。”
(4).人名。为 西域 名僧,俗姓 何 , 龙朔 初入 唐 ,於 泗州 建寺,后居 荐福寺 。世称其为 观音大士 化身。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二车。”
(5).借指 观音大士 或其塑像。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迴九转,敲鐘罄动地惊天,总不过是对 僧伽 发舒嗟怨。”参阅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僧伽大师》
《漢語大詞典》:波罗蜜(波羅蜜)
(1).亦作“ 波罗密 ”。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六波罗蜜,能令人渡慳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罗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诛心》:“我只得忍辱波罗蜜,这的是念彼 观音 力。”
(2).即木波罗。通称波罗蜜树。常绿乔木。果椭圆形,味甜,可食。原产 印度 和 马来西亚 ,我国 华南 各地有栽培。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果
《漢語大詞典》:黄梨
(1).指梨。亦指梨的品种之一。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 三国 魏 傅巽 《七诲》:“ 桓阳 黄梨, 巠山 朱橘。”
(2).即凤梨。也称波罗。 清 褚华 《闽杂记·黄梨》:“黄梨出 泉 、 漳 、 臺湾 等处,形如芋头,大或及斗,其皮如松颗,周围有鳞,食之必去鳞,云有毒也,鳞内有根如针,着肉甚坚,须以快刀周剜方出,味极鲜爽,胜于洋桃,芭蕉果之类。 来子庚 观察言:他果多食皆损人,憔黄梨不然……《臺弯志》又云:‘波罗蜜,天波罗也;黄梨,地波罗也。波罗蜜大於黄梨,形色相似,惟皮光无鳞耳。’”
《漢語大詞典》:鹿野苑
佛教地名。在 中天竺 波罗奈国 。 释迦 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 憍陈如 等五比丘,故名 仙人论处 。杂阿含经卷二三:“此处仙人园 鹿野苑 ,如来於中为五比丘三转十二行法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自从 鹿野苑 中,直至於 跋提河 ,演説苦空无我无量妙义。”
《漢語大詞典》:独角仙(獨角仙)
(1).佛教传说有 独角仙人 ,远古时于 波罗柰国 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为名。及长修禅定,而得通力,因惑于名 扇陀 之淫女,失其通力,出山为国大臣。此 独角仙人 即 释迦牟尼 前生。见大智度论卷十七。后因以“独角仙”指释尊。 闽 徐夤 《题福州天王阁》诗:“絶境宜栖 独角仙 , 金 张 到此亦忘还。”
(2).甲虫名。天牛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天牛:“﹝天牛﹞一角者名独角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