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如公荣
 
公荣不共饮
 
公荣多染客
 
公荣豪
 
公荣酒
 
公荣饮
 
胜公荣
 
无酒酌公荣
 
王荣含笑来
 
笑对刘公荣

相关人物
阮籍
 
刘昶
 
王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66~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荅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曰:「初,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就戎,必日夕而返。籍长戎二十岁,相得如时辈。刘公荣通士,性尤好酒。籍与戎酬酢终日,而公荣不蒙一杯,三人各自得也。戎为物论所先,皆此类。」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232~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0~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
典故 
兵厨佳酿
 
嗜酒步兵
 
爱酒步兵
  
步兵厨
 
步兵爱酒
 
步兵校尉
 
步兵橱
 
步兵觞
 
步兵酒
 
步兵饮
 
步兵饮酒
 
为酒求官
 
军厨酒
 
阮步兵
 
相关人物
阮籍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阮籍〉~604~
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0~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注引《文士传》曰:「籍放诞有傲世情,不乐仕宦。晋文帝亲爱籍,恒与谈戏,任其所欲,不迫以职事。籍常从容曰:『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风,愿得为东平太守。』文帝说,从其意。籍便骑驴径到郡,皆坏府舍诸壁障,使内外相望,然后教令清宁。十馀日,便复骑驴去。后闻步兵厨中有酒三百石,忻然求为校尉。于是入府舍,与刘伶酣饮。」

例句

琴待嵇中散,杯思阮步兵。 元稹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严武 巴岭答杜二见忆

来倾阮氏酒,去着老莱衣。 岑参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者

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十九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 李峤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李颀 送乔琳

美酒步兵厨,古人尝宦游。 权德舆 寄临海郡崔稚璋

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 温庭筠 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王绩 赠学仙者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 皇甫冉 閒居作

犹衔步兵酒,宿醉在除东。 窦常 晚次方山精舍却寄张荐员外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萧萧檐雪打窗声,因忆江东阮步兵。 罗隐 寄杨秘书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罗隐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之二

内史宅边今独恨,步兵厨畔旧相容。 罗隐 抚州别阮兵曹

江清牛渚镇,酒熟步兵厨。 羊士谔 资阳郡中咏怀

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聂夷中 饮酒乐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 薛能 赠苗端公二首之一

门外绿萝连洞口,马嘶应是步兵来。 韦庄 对雨独酌

频频强入风流坐,酒肆应疑阮步兵。 韩偓 频访卢秀才

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典故
一杯霞
 
仙杯落晚霞
 
吸流霞
  
流霞杯
 
流霞酒
 
紫霞杯
 
醉流霞
   
霞环
 
霞盏
 
霞石杯
   

《论衡校释》卷七〈道虚〉~325~
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悽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河东号之曰斥仙。实论者闻之,乃知不然。

简释

流霞:喻指酒或仙道生活。唐杜甫《官吏夕坐戏简颜十少府》:“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例句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施肩吾 秋夜山居二首之一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杜甫 宗武生日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卢拱 中元日观法事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钱起 宴郁林观张道士房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 钱起 开元观遇张侍御

松窗久是餐霞客,山县新为主印官。 顾非熊 送内乡张主簿赴任

典故
晴虹垂饮
 
溪涧饮长虹
 
玉虹饮水
 
长虹渴饮
 

《朝野佥载》卷五~9~
赵州石桥甚工,磨?密致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皆石也,勾栏并有石狮子。龙朔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至天后大足年,默啜破赵、定州,贼欲南过,至石桥,马跪地不进,但见一青龙卧桥上,奋迅而怒,贼乃遁去。
典故
三月群贤毕集
 
山阴禊饮
 
山阴醉
 
永和节
 
群贤毕集
 
禊饮
 
长少群贤毕会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98~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典故
上流饮牛人
  
巢父隐居
  
巢由故友
  
巢许窟
 
洗耳溪
 
牵犊饮上流

相关人物
巢父
 
许由

参考典故
巢父
 
许由


《遵生八笺·尘外遐举笺·历代高隐姓氏·巢父》~989~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昭明文选》卷五十五〈论五连珠·连珠·演连珠五十首〉~2386~
唐·李善注引皇甫谧《逸士传》曰:「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及尧让位乎许由也,由以告巢父焉,巢父责由曰:『汝何不隐汝光?何故见若身、扬若名令闻?若汝,非友也。』乃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又引皇甫谧《高士传》高士传云:「巢父闻许由之为尧所让也,以为污,乃临池水而洗耳。」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222~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

例句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于武陵 寻山

巢由薄天下,俗士营一官。 唐彦谦 六月十三日上陈微博士

若非尧运及垂衣,肯许巢由脱俗机。 姚鹄 送贺知章入道

遂令巢由辈,远逐麋鹿群。 岑参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徐夤 闻司空侍郎讣音

今日巢由旧冠带,圣朝风化胜尧时。 戎昱 赠韦况徵君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诏出溪迟。 方干 献王大夫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乎夔龙蹩躠于风尘。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

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权德舆 奉送柘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

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臣。 沈千运 山中作

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卢照邻 行路难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 秦系 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 綦毋潜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 罗邺 费拾遗书堂

吴楚烟波里,巢由季孟间。 罗隐 途中逢刘知远

却笑巢由辈,何须隐白云。 贾岛 易州过郝逸人居

漱流今已矣,巢许岂尧臣。 贾岛 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

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阎防 百丈溪新理茅茨读书

寄谢巢由客,尧年正在斯。 韦承庆 直中书省

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 韦庄 渔塘十六韵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韩琮 颍亭

未能方管乐,翻欲慕巢由。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秦争汉夺空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

典故
二疏乡里
 
大疏
 
东门帐饮
 
东门贤父子
 
汉庭疏
 
都门饯

相关人物
疏受
 
疏广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疏广(兄子)疏受〉~3039~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徵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甲·咏史〉~993~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大夫。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
典故
一瓢自乐
 
一瓢陋巷
 
一瓢颜
 
一瓢饮
 
一箪瓢
 
回也贤
 
在陋巷
 
学颜
 
乐一瓢
 
乐箪瓢
  
箪瓢人
  
箪瓢颜子
  
贤哉回也
 
贤哉巷
 
辛苦学颜回
 
隐居颜氏
 
颜回
   
颜巷乐
 
颜巷陋
 
颜渊
 
颜渊陋巷
  
食一箪
 
相关人物
孔子
 
颜回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88~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注疏·雍也》~5~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简释

颜回:指有修养、能安于贫困生活的贤才。唐王绩《被召谢病》:“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例句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于濆 秦富人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 刘商 醉后

颜回徒恨少成古,彭祖何曾老至今。 刘威 感寓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孟郊 哭李观

安得颜子耳,曾未如此听。 孟郊 读经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徐夤 人事

马卿自愧长婴疾,颜子谁怜不是愚。 徐夤 咏怀

石家恃富身还灭,颜子非贫道不遭。 徐夤 骄侈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颜子命未达,亦遇时人轻。 曹邺 偶怀

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 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之一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李白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之四

颜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禅。 李端 寄畅当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李端 慈恩寺怀旧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李贺 春归昌谷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杜甫 八哀诗赠佐仆射郑国公尹公武

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杨衡 寄赠田仓曹湾

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得销字)

原宪贫无愁,颜回乐自持。 沈佺期 伤王学士

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 温庭筠 醉歌

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 王贞白 赠刘凝评事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白居易 夏日闲放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卢仝 冬行三首之二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卢纶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卢纶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徵君读书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罗隐 大梁见乔诩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罗隐 秋寄张坤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罗隐 秦中富人

辅嗣俄长往,颜生即短辰。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许浑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许浑 题官舍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路德延 感旧诗

颜子不得禄,谁谓天道平。 邵谒 赠郑殷处士

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 郑审 酒席赋得匏瓢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钱起 宿华侍御宅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钱起 山园栖隐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钱起 过张成侍御宅

因知富德不富财,颜氏箪瓢有深意。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柳下官资颜子居,闲情入骨若为除。 高骈 依韵奉酬李迪

典故
倒著接䍦
  
山公上马
  
山公坐池
 
山公延宾客
 
山公游赏
  
山公行处
  
山公饮
 
山太守
 
山简
 
山翁倒载
 
山翁醉
 
巾倒戴
 
接䍦倒
 
接䍦倾倒
 
白接䍦
 
笑问并州儿葛
 
笑马上葛僵
 
举鞭问
 
葛强
  
相关人物
山简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附《山简传》
山简字季伦。平雅有父风。与嵇绍、刘谟等齐名。迁尚书。出为征南将军。……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列传·山简〉~228~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馀,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徵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徵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简释

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葛强:指跟随自己的爱将。唐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例句

不辞便学山公醉,花下无人作主人。 令狐楚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元凛 九日对酒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刘禹锡 送李庚先辈赴选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士往贺州谒杨侍郎

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周彦晖 晦日重宴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孟浩然 九日怀襄阳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䍦歌。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孟浩然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 登凉州尹台寺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彊知。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弓嗣初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张继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昔日接䍦倒,今我葛巾翻。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张谓 春园家宴

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张贲 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戴叔伦 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李商隐 九日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李白 岘山怀古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李白 襄阳歌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䍦。 李白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李郢 南池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杜牧 九日齐安登高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杜甫 北邻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杜甫 壮游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二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杜甫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杜甫 章梓州水亭

空醉山翁酒,遥怜似葛强。 杜甫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函命起居江陵节度阳城郡王卫公幕

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

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温庭筠 题友人池亭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汉江临泛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白居易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䍦。岂如公今日,馀力兼有之。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罗邺 凤州北楼

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许浑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赵嘏 花园即事呈常中丞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郑昈 落花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韦庄 春暮

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韩仲宣 晦日重宴

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高绍 晦日宴高氏林亭

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典故  
夸父杖
 
夸父步
 
夸父渴
  
夸父鞭日月
 
搜弃杖
 
弃杖
 
与日竟走
   
饮海绝流

相关人物
夸父


《山海经·海经》卷三〈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238~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毕沅云:「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
《山海经·山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夸父山〉~39~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多竹箭,其兽多㸲牛、羬羊,其鸟多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列子·汤问》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简释

夸父逐日:多指事业未竟或不自量力,亦用于歌颂勇敢奋斗精神。唐柳宗元《行路难三首》其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邓林:喻树林。拄杖。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八:“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例句

饮流夸父毙长途,如见当中印王字。 僧鸾 苦热行

偏啄邓林求一虫,虫孔未穿长觜秃。 元稹 有鸟二十章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 元稹 谕宝二首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 吕温 风咏

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 张说 喜度岭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杜光庭 怀古今

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须臾力尽道渴死,孤鼠蜂蚁争噬吞。 柳宗元 行路难三首之一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 皎然 效古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韩愈 海水

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韩愈 双鸟诗

典故
饭疏食
 

《论语注疏·述而》~62~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邢炳疏:「疏食,菜食也。肱,臂也。言已饭菜食、饮水、寝则曲肱而枕之,以此为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者,富与贵虽人之所欲,若富贵而以不义者,于我如浮云,言非已之有也。」
典故
信陵醇酒
  
近妇人
 
饮酒近内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84~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閒,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典故
在镐
  
酆镐
 
相关人物
周武王


《诗经·小雅·鱼藻》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东汉·郑玄笺:「岂,亦乐也。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武王何所处乎?处于镐京,乐八音之乐,与群臣饮酒而巳。」

例句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酆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宋若宪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宫

一奉恩荣同镐宴,空知率舞听薰弦。 岑羲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张九龄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 张说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沈全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王维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 卢怀慎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

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 薛稷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小臣陪宴镐,献寿奉维嵩。 韦安石 梁王宅侍宴应制同用风字

典故
好饮无事
  
犀首好饮

相关人物
公孙衍
 
犀首

参考典故
以饮为事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300~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柰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

例句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寿赠崔大补阙

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之三

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 韩愈 醉赠张秘书

典故
渴虹垂地
 
虹气饮溪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虹〉~39~
《异苑》曰:晋陵薛愿。义熙初。有虹饮其釜澳。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便吐金满器。于是灾弊日祛。而丰富岁臻。
《漢語大詞典》:兵厨(兵廚)
三国 魏 阮籍 闻步兵校尉厨贮美酒数百斛,营人善酿,乃求为校尉。见三国志·魏志·阮籍传 裴 注引《魏氏春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兵厨”代称储存好酒的地方。 宋 苏辙 《戏作家酿》诗之一:“ 嗣宗 尚出仕,兵厨可常到。” 宋 吕颐浩 《与程晋道书》:“自到此,每月酿四五斗,虽气味浓香不逮兵厨,自有野醪真趣。”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赵叟生日》词之六:“欲举一杯寿酒,却愁破费兵厨。” 金 元好问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緑泛兵厨酒,红依幕府莲。”
《國語辭典》:步兵  拼音:bù bīng
1.徒步作战的兵种,为陆军主要兵种,具有多种性能,尤以近战及独立战斗为其特色。步兵又可分为徒步兵、装甲步兵与空降步兵。
2.职官名。步兵校尉的简称。参见「步兵校尉」条。
《漢語大詞典》:阮氏酒
晋书·阮咸传:“诸 阮 皆饮酒, 咸 至,宗人间共集,不復用杯觴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后因以“阮氏酒”为与家人共集畅饮之典。 唐 岑参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诗:“来倾 阮氏 酒,去着 老莱 衣。”
分類:家人畅饮
《國語辭典》:流霞  拼音:liú xiá
1.浮动的云霞。《旧唐书。卷七四。列传。刘洎》:「摛玉字于仙札,则流霞成彩。」
2.一种美酒。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唐。李商隐 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漢語大詞典》:霞杯(霞盃)
亦作“ 霞盃 ”。 盛满美酒的酒杯。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霞盃醉劝 刘郎 饮,云髻慵邀阿母梳。” 宋 范仲淹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佳宾何以佇,云瑟与霞杯。”《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浓香酒泛霞杯满,淡影梅横纸帐清。” 柳亚子 《浣溪沙·七月四日作》词之二:“空对彩牋笼壁句,何曾醇酒醉霞杯?”
《漢語大詞典》:霞浆(霞漿)
仙露。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时有流云洒液,是谓霞浆。服之得道,后天而老。”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八:“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漢語大詞典》:霞酌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入山学仙……仙人但以流霞一盃,与我饮之,輒不飢渴。”后以“霞酌”指仙酒。 唐 王勃 《七夕赋》:“奏云和,汎霞酌。” 唐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诗:“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漢語大詞典》:饮霞(飲霞)
汉 王充 论衡·道虚:“ 曼都 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 曼都 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口饥欲食,仙人輒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饭一杯,数月不饥。’”后以“饮霞”喻饮酒。 唐 孟郊 《招文士饮》诗:“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
分類:饮酒
《漢語大詞典》:餐霞客
指修仙学道的人。 唐 卢拱 《中元日观法事》诗:“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唐 施肩吾 《秋夜山居》诗之一:“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唐 顾非熊 《送内乡张主簿赴任》诗:“松窗久是餐霞客,山县新为主印官。”
《漢語大詞典》:饮虹(飲虹)
喝水的虹。古人迷信,以为虹是有生命的怪物。语本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 北周 王褒 《玄圃濬池临泛奉和》:“石壁如明镜,飞桥类饮虹。” 唐 钱起 《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沉冲》诗:“座隅泉出洞,竹上云起岭。飢貁入山厨,饮虹过药井。”
《漢語大詞典》:巢居子
泛指隐士。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 唐 孟浩然 《王山人迥见寻》诗:“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岂无巢居子,长啸呼 赤松 。”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巢由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相传皆为 尧 时隐士, 尧 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 尧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 五代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 秦 争 汉 夺虚劳力,却是 巢 由 得稳眠。” 清 赵翼 《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 巢 由 下拜劳。”参见“ 巢父 ”、“ 许由 ”。
《漢語大詞典》:巢许(巢許)
(1).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将蹈 鸿涯 之遐迹,绍 巢 许 之絶轨。” 唐 贾岛 《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 巢 许 岂 尧 臣?”
(2).指隐者。 宋 陆游 《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 巢 许 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國語辭典》:箪瓢(簞瓢)  拼音:dān piáo
瓢,饮器,以葫芦剖分而成。箪瓢形容简朴刻苦的生活。《文选。班固。答宾戏》:「颜潜乐于箪瓢,孔终篇于西狩。」宋。陆游 晨起独行绿阴间诗:「病逢针药如差减,贫比箪瓢尚庶几。」
《國語辭典》:箪食瓢饮(簞食瓢飲)  拼音:dān sì piáo yǐn
语本《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指颜回生活虽然清苦,却依旧不改乐道的志趣。后用以比喻安贫乐道。《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子赣传》:「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唐。韩愈 与李翱书:「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也作「箪瓢陋巷」。
《國語辭典》:箪瓢陋巷(簞瓢陋巷)  拼音:dān piáo lòu xiàng
比喻安贫乐道。参见「箪食瓢饮」条。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劳黾勉,须学取箪瓢陋巷,暂乐田园。」
《國語辭典》:箪食(簞食)  拼音:dān sì
形容生活贫苦。《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咱每日一瓢饮,一箪食,有几双箸几张匙。」
分類:蔬食饭食
《國語辭典》:陋巷  拼音:lòu xiàng
狭小的巷子。引申为狭窄简陋的住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唐。韩愈 与崔群书:「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
《漢語大詞典》:颜子(顔子)
(1).指 孔子 弟子 颜回 。孟子·离娄下:“ 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 不改其乐, 孔子 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 ,寧识之乎?” 李贤 注:“ 颜子 , 颜回 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怀旧》诗:“ 孔 席亡 颜子 ,僧堂失 谢公 。” 唐 孟郊 《哭李观》诗:“ 颜子 既殂谢, 孔 门无辉光。”
(2).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宁 於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 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
(3).指质量差的物品。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归……及 韦太后 归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错买了颜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与吾共卧起,吾视其敛且寘骨。’”参见“ 颜子生活 ”。
《漢語大詞典》:颜子生活
指蹩脚活儿。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京师 颜家巷 髹器物不坚实,故至今谓之 颜子 生活。”
分類:蹩脚活儿
《漢語大詞典》:颜巷(顔巷)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本指 颜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唐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 颜 巷雪深人已去, 庾 楼花盛客初归。”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 颜 巷。”
《漢語大詞典》:颜生(顔生)
指 颜回 。 唐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辅嗣俄长往, 颜生 即短辰。” 唐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四:“ 季子 祸从怜富贵, 颜生 道在乐簞瓢。”
分類:颜回
《漢語大詞典》:鲁瓢(魯瓢)
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厌 鲁 瓢。”
《漢語大詞典》:倒载(倒載)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 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迴。”
见“ 倒载干戈 ”。
《國語辭典》: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拼音:dào zài gān gē
将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也作「倒置干戈」。
《漢語大詞典》:山公倒载(山公倒載)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唐 白居易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 山公 倒载无妨学, 范蠡 扁舟未要追。” 宋 辛弃疾 《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词:“昨夜 山公 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金 元好问 《与张杜饮》诗:“ 山公 倒载羣儿笑, 焦遂 高谈四座惊。”参见“ 山简醉 ”。
《漢語大詞典》:山公兴(山公興)
同“ 山简兴 ”。 唐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诗:“自是 山公 兴,谁令下士知。”参见“ 山简醉 ”。
《漢語大詞典》:山公醉
同“ 山简醉 ”。 唐 孟浩然 《裴司士见访》诗:“谁道 山公 醉,犹能骑马廻。” 前蜀 韦庄 《春暮》诗:“不学 山公 醉,将何自解颐。”
《國語辭典》:酩酊  拼音:mǐng dǐng
饮酒大醉的样子。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分類:大醉醉貌
《漢語大詞典》:醉倒山公
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后以“醉倒山公”形容酒醉。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化邓(化鄧)
指古代神话 夸父 逐日,杖化邓林的故事。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 渭 , 河 、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 邓林 。” 毕沅 注:“ 邓林 即 桃林 也,邓、桃音相近。”
分類:逐日
《國語辭典》:夸父  拼音:kuā fù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了与太阳追赶竞走,渴死在途中。见《山海经。海外北经》。
《國語辭典》: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ù zhú rì
上古神话故事。传说夸父威猛好胜,乃与太阳追赶竞走,总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黄河、渭水仍然不够,再往北边大泽去找水喝,却渴死在途中。他随身的手杖弃置在地上,后来长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壮志但未竟大业。南朝宋。释僧悯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当五道群品,无非是佛,斯则是何言欤!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分類:日影
《國語辭典》: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ù zhú rì
上古神话故事。传说夸父威猛好胜,乃与太阳追赶竞走,总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黄河、渭水仍然不够,再往北边大泽去找水喝,却渴死在途中。他随身的手杖弃置在地上,后来长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壮志但未竟大业。南朝宋。释僧悯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当五道群品,无非是佛,斯则是何言欤!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分類:日影
《國語辭典》:逐日  拼音:zhú rì
1.追逐日影。
2.比喻马行的快速。《梁书。卷五。元帝本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隋。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昂昂逸骥,逐日千里。」
3.每日、按日。唐。白居易〈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也作「日逐」。
《漢語大詞典》:邓林(鄧林)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2).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3).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國語辭典》:饭蔬饮水(飯蔬飲水)  拼音:fàn shū yǐn shuǐ
吃蔬菜,喝冷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宋。辛弃疾〈蓦山溪。饭蔬饮水〉词:「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
《漢語大詞典》:妇人醇酒(婦人醇酒)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 秦 数使反閒……公子( 无忌 )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二:“容易 河阳 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分類:沉湎酒色
《漢語大詞典》:宴镐(宴鎬)
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 ,岂乐饮酒。” 郑玄 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 武王 何所处乎?处於 镐京 ,乐八音之乐,与羣臣饮酒而已。”后遂以“宴镐”为天下太平君臣同乐之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诗:“ 汉武 横 汾 日, 周王 宴 镐 年。”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三:“戈偃征 苗 后,诗传宴 镐 初。”
《漢語大詞典》:镐饮(鎬飲)
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 ,岂乐饮酒。” 郑玄 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 武王 何所处乎?处於 镐京 ,乐八音之乐,与羣臣饮酒而已。”后以“镐饮”谓天下太平,君臣同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伊思 镐 饮,每惟 洛 宴。” 唐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镐 饮 周文 乐, 汾 歌 汉武 才。”
《國語辭典》:犀首  拼音:xī shǒu
职官名。周末设置。职位类似后代的虎牙将军。